第二卷 第十七话 暴风雨前的宁静

  「一举拿下整个纪伊,汝真有办法。本来能够拿下一座城池就够好了……」

  达成平定纪伊的任务之后,光辉前往京城谒见信长时,信长一脸意外地如是说。

  「但是这一场下来,我方耗费过量火药与金钱,也牺牲了不少士兵。纪伊境内目前还是很不安定……」

  「可以想见。那就暂时免除远征任务。」

  其实光辉说的并不符实,信长仍基于对新地军战术的认知而轻易采信。

  就信长判断,将战争期间消耗的火药量换算成现金,其金额之钜理应会让新地家好一阵子情况吃紧。

  至于织田军这方面,获封越前半国的柴田胜家负责讨伐越前一向宗的残存党羽,同时进军加贺,全力攻打以求防御既有领地。

  新地军在纪伊讨伐超过两万人,而如今织田军已夺走一向宗总计超过一倍以上数量的兵力,敌方逐渐走向彻底毁灭的情势。

  威震四方之猛烈气势毫不愧对其鬼柴田之称号。

  同样隶属于朝仓家的若狭境内则有国人众激烈反抗,那头则由丹羽长秀带兵平定。且在事成之后将该地赐给长秀。

  顺利降伏丹波的波多野家暨赤井家的明智光秀与木下藤吉郎,于摄津击退三好军的三好义继,松永久秀与其游说来的荒木村重及中川清秀,多路军队集结包围石山。

  佐久间信盛甚至向信长借兵前往增援,然而仍不见拿下石山的倾向。

  孙一统率的杂贺众强硬派人士带领火枪队协助石山顽强抵抗而导致战况胶着。

  「石山那边应该会谈和。」

  以织田军名义上贡金钱给朝廷,村井贞胜亲自造访当地进行斡旋。

  石山地理条件特殊,宛如一座巨大要塞,没那么容易打下来。

  毕竟一起举兵攻击织田家的其他势力已全部败退,本愿寺应该会愿意和解。信长如此认为。

  「义昭大将军有何反应?」

  「佯装毫不知情的模样。」

  于幕后主导本次织田军包夹计划,见到信长时还可以嘴上喊着『大大有功!』并赐给信长一把太刀作为奖励。

  搞不懂义昭究竟是城府极深,抑或纯粹出于厚颜无耻到迅速将棘手的事情抛到脑后、令人佩服的性格。

  「大将军还要求将纪伊归还前任守护畠山高政。」

  私下发出追杀信长的命令,计划失败之后又要光辉将费尽心思占领的纪伊国拱手让给畠山高政。

  就光辉看来,义昭就是个厚颜无耻,最会搞小动作的不入流喽啰。

  「光愿意交出去吗?」

  「此时转手不过徒增混乱罢了。」

  况且,纪伊可是光辉耗费庞大资金与劳力,辛苦拿下来的地方。

  倘使强制夺取的作为激怒新地家反抗织田家……?

  光是想到这里,信长已经禁不住全身战栗。

  那块土地的整顿需要投入更多劳力。

  交给新地家处理,顺便算上奖励名义乃是上策。信长是这么想的。

  「(可恨的义昭!竟想挑拨离间!)再者,高政单是河内一国的治理便已焦头烂额。」

  高政主动前来投靠,信长无奈赐予河内作为领地。然而高政却成了守护代游佐氏及丹下盛知、安见宗房等重臣的魁儡,显无余力管理纪伊。

  信长如是向光辉描述畠山高政的现况。

  「真是伤脑筋的一个人。」

  光辉指的当然是义昭。

  「目前尚有利用价值,不能拔掉。」

  为求安定纪伊国情势,信长允许光辉暂作休养。于是光辉转而全力投入纪伊的治理工作。

  「何故不见追加的人手与种子岛?」

  透过朝廷居中协调,受织田方大军包围的石山本愿寺总算应允和解提议。

  然而和解只限一时,没人晓得哪天会失去制衡力。

  带着亲手栽培的火枪队脱离纪伊杂贺众、前来助势的孙一,为准备下一波攻击,向杂贺众要求人手与火绳枪的补给。

  然而杂贺众那方没有安排补给。

  甚至果断拒绝了孙一的要求。

  此举令孙一哑口无言。

  「大人,杂贺众似乎已被新地家摧毁得体无完肤。」

  新地军平定纪伊之后,毫不留情地彻底扫荡杂贺众。

  具备枪炮锻造技术且态度顺从者举家被引进新地并于领内获得优渥待遇,自然不再听从孙一的命令。

  纵然心怀不满的人同样被新地家给吸收。虽然不被允许接触火绳枪的制造,不过新地领内的大规模开发工程仍有相关需求。

  农业机械、调理道具、工程道具、盖房子所需的铁质建材乃至铁钉等等。

  每天忙着消化大量民生物品订单,起初颇有怨言,不消多久便老实接受新地家的安排。

  由于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勉强取得武器反抗新地家的动机亦随之削弱。

  越来越多人搬迁至新地家于领内建设的工业区,杂贺庄重新整顿的工程颇有成效,居民也逐渐增加。

  在目前的杂贺庄当中,孙一的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

  因此难以煽动他们协助孙一大规模起义反抗新地家。

  「根来寺呢?高野山呢?」

  「那边也无法指望了……」

  虽有大量僧兵战死沙场,寺院本身却未受新地军任何压迫。

  纪伊境内的寺院与神社反而借由新地家的指点,吸引了众多来客参拜或观光。新地家更积极替寺院进行改建与整顿周边街区的工程。

  武器全数被没收,幸好有新地军负责维持治安,还不成问题。

  连通伊势、纪伊、大和等地的道路工程持续进行。目前改建中的伊势神宫以及同样接受新地家和解条件的熊野三山均慢慢转型为观光区。

  权窥新地家主导的知名神社寺院巡礼观光行程宣传有功。

  『伊势、纪伊、大和境内那些了不起的寺院与神社,每个人一辈子当中至少该去瞻仰过。寺院不太适合,不过伊势神宫方面可以安排美少女巫女负责介绍。』

  清辉着手编写并印刷观光导览手册,并选定适合地点建设旅馆区。

  第一批目标消费群就是在信长统治下,生活逐渐稳定的畿内百姓。

  「流散至纪伊国之外的人呢?」

  「那边也同样没辄。」

  孙一指称的那些人到达各地庄园领地后,便仗势武力自行独立。

  那些人以『誓言夺回总山并恢复正当信仰并讨伐佛敌信长与新地』为口号,然而迟迟不见计划举兵攻打纪伊的迹象。

  「或许能够大声主张好听的漂亮话,掌控当地庄园就满足了……」

  理所当然地,那票人在当地既存僧兵及僧侣们之间的评价极差。

  深怕随意离开岗位给予原本居民造反的空间,因此据守庄园,力求维护抢夺而来的权益。

  有了值得保护的东西便不愿冒险也是人的习性之一。

  「嘴上批判甘愿受新地家掌控的总山并主张夺回,实际上只是呆坐在抢来的地方寺院与庄园里。」

  孙一脑中瞬间闪现「自己是否早该那么做?」之念头,不过为时已晚。

  假使现在与拢络杂贺众的新地家妥协,怕连手下的亲卫部队亦一一求去。

  眼下的自己只剩下继续与新地家对抗一条路了。

  为此仍需要维持身为石山本愿寺火枪部队指挥官的信用。

  「谈和不过是敌人拖延时间的谋略!与信长对决的时刻逼近。小喽啰新地光辉就由我来解决!」

  孙一当着下属们的面,高声宣言击败占领故乡的光辉。顺道做做样子。

  「您有此意志着实果敢勇猛,然有一遗憾的消息……」

  「什么遗憾的消息?」

  「事情是这样的……」

  才刚帅气宣言的孙一紧接着听到部下回报,自己手下的火枪队员已有半数擅自回归杂贺众方面,马上被泼了冷水。

  杂贺孙一这辈子最漫长的试炼就此拉开序幕。

  永禄十二年(西元一五六九年),织田家的军队难得清闲一年。

  加贺地区则是唯一例外。柴田胜家顺利拔除越前境内所有一向一揆势力,加紧脚步整治当地因战乱而荒废的状态。出兵前往加贺与一向宗正面交锋的策略也成功让越前彻底脱离战争的纷扰。

  手段有些强硬但非常有效。

  胜家处理内政的手腕也不差,逐步缩短与林秀贞、佐久间信盛两位老臣的差距。

  目前织田家直属家臣第四棒是刚获得若狭领地的丹羽长秀,坐拥东美浓领地的泷川一益名列第五,以坂本为领地且立场逐渐偏向织田家的明智光秀排名第六,其次为最近改名羽柴秀吉的木下藤吉郎近来追封西美浓墨俣一带领地后与前者差距不远。

  决定改名秀吉时,从柴田胜家与丹羽长秀两人的名字各取一字作为姓氏。

  『小鼻子小眼睛的谄媚,真像猴子会搞的小动作!』柴田胜家嘴上如此埋怨却未拒绝秀吉借用。

  胜家对自己的武艺与功绩均有自信,也察觉出周遭人对秀吉改名一事并无意见。

  「搞不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哩。」

  乘着正忙于纪伊治理工作的光辉空暇时间,羽柴秀吉亲访新地。

  他特地前来当面报告宁宁怀上第二个孩子的好消息。

  第一个孩子为男性,秀吉给儿子取了自己的乳名日吉,对他百般疼爱。

  「是因为那个白痴大将军又在想鬼点子了?」

  「主上应付那般愚蠢之徒肯定十分疲累。」

  想方设法替幕府增加力量还无妨,然而暗中发出密令要求各地诸侯围攻拥立自己上京的信长,乃至计划失败后要求织田家分让领地给自己亲信家臣的举止实在恶劣。

  就秀吉的角度来看,着实佩服信长耐得住性子。

  「据说是还有利用价值。」

  「还能有什么价值……真金不怕火炼?」

  武力不足而徒有权威,导致大将军行事作风十分不入流。光辉不禁暗自诅咒义昭不如赶快病死或者意外身亡来得好。

  「差不多是这样吧。」

  秀吉随后归返自家领地,光辉则继续倾力治理纪伊。

  投入大笔资金猛力推进开发工程,偶有地侍或武装僧侣造反便出兵镇压。

  花了这么多力气说明仍不愿理解新地家的政策,甚至心生抗拒的话,那也仅剩镇压一途。

  不过生活品质确实有所提升,因此大部分的居民均对新领主的施政表达支持。

  大规模的道路整治有功,与大和、伊势、纪伊、河内与摄津方面的交通联系更加顺畅,带动了经济发展。

  欲以大和南部的繁荣为卖点,进一步强化大和国整体治理体系的松永久秀也积极协助,目前进行得很顺利。

  随着长岛势力倾颓,伊势国情势安定。长岛旧地的整治亦在进行中。

  今日子目前照顾两儿两女,阿市生了两个女儿。清辉之妻孝子也替夫君产下两子,目前肚子里怀着第三胎。

  新地家迎接平静的生活。

  「因为是第二个儿子就取名次郎,未免太随便。」

  「又没差!反正成年还会再取一次嘛。」(注:古日本武家人受成年礼时会重新取名字,就是元服名)

  正信为了小孩的名字进谏,光辉则恼羞成怒地反驳。

  顺带一提,阿市的第二个女儿则由阿市亲自取名为阿江。

  『好像很强的样子。』光辉率直的感想却又引来今日子的责骂。

  「大哥,武田家好像很有钱喔?」

  「说起来更像是穷得只剩下钱吧。」

  目前专注于内政治理的新地家下工夫想从织田家以外的大小诸侯身上获得利益。

  首先就是收购铜块。

  铜块内部其实蕴含不少金与银。

  中国明朝与南蛮商人从日本进口大量铜块,从中炼出金与银,借此赚取可观利润。

  新地家也效仿他们的手法,获得不少金银。

  以防万一,这些金银优先用来补充储备资金。另外留下部分材料铸造金币与银币,铜则铸成永乐通宝,并让新铸的货币流通到市面上。

  武田家领地范围内有黑川金山与汤之奥金山等金矿山,采得的黄金则以甲州金为名义,以货币的形式广泛流通。

  这些金子都被用来交换粮食以弥补当地产量不足的窘况。

  包括地球气候进入小冰河期影响等因素,甲斐与信浓一带的收成状况普遍不尽理想。新地家便将丰富的粮食卖到这些地区,换得甲州金。

  此外也用永乐通宝换得劣钱,或者拿新地家铸造的金币与银币换取更多甲州金。

  新地家产出的金银货币以其先进铸造技术、重量相同、纯度均等的优势,累积信用度的速度快过甲州金。没过多久,连信浓与甲斐的国人也都改用新地家的货币储蓄或交易。

  货币兑换事务由光辉颇有交情的一益负责。经过东美浓地区,一路将兑换业务推广至信浓与甲斐。

  担任仲介工作的一益可获额外利润,此活动对降低武田家库存金矿数量的目标亦多少有其助益。

  目前织田家与武田家互为盟友,亦无理由中止类似的交易。

  信长反而还抱持劝进的姿态。

  毕竟武田家就像一匹饿着肚子的狼,信长可不想被反咬一口。

  从各方面来看,武田家无疑手腕高强。

  甲斐的状况还称不上穷困,然而境内多为山地,每单位可耕作土地产出的白米量也偏低。

  而武田家却能靠着这点生产量维持运作,并于每次作战祭出超过万人的军势。

  任谁都猜得到武田家习惯仰赖行军途中收购粮食作为补给的手法。

  基于打输就得饿肚子的前提,也难怪武田家的士兵们个个骁勇善战。

  因此信长也对武田信玄这号人物百般讨好。

  借各种名义赠礼,积极谈妥了长男信忠与信玄女儿松姬的婚事。

  尾张与美浓的统治好不容易有了成效,当然不希望武田家来搅局。

  「信玄最近是不是在忙着攻打骏河?」

  至桶狭间之战为止,武田家与今川、北条家为盟。其后迎娶今川义元女儿为正室之嫡长男义信的继承权遭到撤除,当事人更被迫自刃。如今武田家则举兵攻打骏河。

  于此之前更将西上野地区纳入自家势力版图。因此信长对信玄多有畏惧。

  「一群让人敬而远之的家伙。」

  「因为时常饿肚子所以很会打仗,总觉得不是可以拿来自夸的事由耶……」

  顺利统一三河的德川家业已派出兵马,试图并吞今川氏领土之一的远江。

  据传双方私下订定密约,由武田家占领骏河,德川家则以远江为目标。

  既然光辉知情,其实早已称不上密约。总之人家都谈好了,已无插手余地。

  比起那种问题,光辉与清辉更感到恐惧的乃是战乱之世的弱肉强食。

  光辉等人根本没有多余心思同情今川家的可怜遭遇。

  「就算能遵照密约各据一地,还是没人能保证武田家不会对德川家动手吧?」

  「应该不会演变成那样。」

  织田家与武田家大致维持住同盟关系,而织田家与德川家亦为盟友。

  基于这层连带关系,武田家应该不会想跑去闹事。

  「可是你想想,那个老鬼为了攻打今川家,连娶今川家女儿为妻的嫡长子都敢杀。而且还有另一件让我挂心的事情。」

  虽镇日窝在室内,清辉掌握情报的能力依然十分优秀。

  「武田信玄与本愿寺显如两人的老婆还是姊妹喔……」

  「咦?真的吗?」

  「正好是叶子的养父母家跟亲戚家。」

  「应该没错。同样念作『三条』,只是叶子娘家名号多了个西字。」

  很遗憾地,光辉对贵族的情况少有认知。

  但是依旧明白姻亲关系阻挡不了战争发生的道理。

  「这时代就是这样啊。就算彼此老婆是亲戚,想打仗还是要打的。」

  光辉认为多去介怀也没用。

  「叶子对这件事也是只字未提吧?」

  「据她所说,老家与收养家庭是很远的远亲关系,所以不清楚双方有多少交情。」

  遇到这种状况,『不是可以利用这段亲戚关系,说服双方和平相处吗?』光辉忍不住如是想。

  万一武田家跑来要光辉做些什么,对光辉而言也是个麻烦。

  「还是预先做好准备为上。」

  「可以提早增加火药产量。需要从纪伊那边收集更多的粪肥,还得增建硝石小屋。然后再算上用其他肥料交换粪肥的系统与运输网络的扩大……」

  想着光辉恐怕很快会被派上战场,清辉急忙着手准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