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后记

  在执笔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小说。

  对我而言,小说这条道路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我总是抱头苦思。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当我自信满满地把心中的剧情化为文字的时候,原本精彩刺激的故事就会瞬间褪色,失去神采,甚至是劣化、变质。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痛苦的感觉总是让我忍不住搁下了笔。

  对我来说,所谓的写作,就是努力把脑中的故事百分之百转移到纸上的奋斗过程。

  我想要把脑中的东西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想让读者们阅读到我脑中那些紧张刺激的故事。

  但是,现实宛如一面坚厚巨大的墙,总是让我受尽挫折。

  这就有点像心里想到一个笑话,却没办法巧妙地表达出来让众人哈哈大笑的悔恨感。这例子虽然有点低俗,却很贴切。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心里大概可以理解。

  举例来说,我现在想要画一个完美的圆。但是,完美的圆的定义是什么呢?

  就算运用最尖端的科技,制造出一台专门为了画圆而存在的超级计算机,画出来的圆还是会有误差。即使误差只有0.00000000000000000一公厘,毕竟就是有误差。

  何况,不管使用的是铅笔或自动铅笔,线条本身也会有厚度。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画出来的圆不可能「完美」了。

  「真正的圆」不存在于世界上,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就算付出庞大的经费制造出超级计算机,也只能画出与我们脑中的圆有所差距的半吊子圆。

  「真正的圆」正因为只能存在于脑海中,所以才是「真正的圆」。

  在毫无劣化的前提下将故事从形而上的世界『脑海』转移到形而下的世界『现实世界』,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乍看之下似乎很简单,做起来却是难如登天。

  对我而言,创作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我永远无法获得满足。

  何况,我还只是个刚起步的新手,只要能画出有一成相似度的圆,恐怕也该满足了。

  这一次,我所构思的故事分成了上下两集,也就是『临界杀机2)』及(『临界杀机3』。

  但是,我所创作出来的雏形——以业界术语来说,就是所谓的初稿小小却是一个线条歪七扭八,起点跟终点连接不起来,甚至无法称之为圆的圆。

  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正之后,初稿才终于成为足以出版成册的原稿。但是,这原稿的质量如何呢?

  ……乍看之下似乎还颇像个圆,但仔细一看,便可以发现到处都是扭曲的线条与误差。这一切,全是因我的能力不足所致。

  不过,至少它是我亲手画出的一个圆,我还是很高兴。

  过程中,这个圆到底被施了什么样的魔法呢?

  在此,我终于察觉到了一件事。

  啊啊,原来圆不是一个人能画得出来的。

  在前一集的后记中,我曾说过写作是一件必须独力完成的事情,但是看来我似乎是错了。就算脑袋里有个圆,要将它转移到纸面上,还是需要许多人的协助。

  简单一句话,我是个笨蛋。一般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却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醒悟。

  曾经有一度,我想要放弃完成这个故事。在责任编辑及许多人的帮助之下,这个故事才得以付梓。

  「——这部小说很有趣。」

  我曾鼓起勇气,试着说出这句话。但是这种话一旦说出口,「不,我指的是我脑中的故事,而不是书里面的故事」这种歪理便再也行不通了。我的声音既嘶哑又微弱,而且还微微颤抖。这正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但其中多少也包含了一点兴奋之情,请各位原谅我这么一点狂妄无知。

  我写作的理由,或许就在于饥饿感吧。

  我的欲望是将脑中所想的故事百分之百地转移到纸上。但是这个梦想不管接受多少人的帮助,恐怕也难以达成。

  所以,我愈是写作,愈会感到饥饿。

  当然,我爱写作,这份感情是一切的根源。但是在本作品的撰写过程中,无法满足的饥饿感确实是让我不断写下去的原动力。

  这种原动力实在称不上健康。搞不好,我有点被虐狂的倾向。

  对于因喜欢写作而写作的作家们来说,这样的动机甚至是一种亵渎。

  但是,我的小说之路似乎就是这么一回事。

  下一次,说不定我可以用更洗练的文章,将更贴近我脑中想法的故事呈现在大家眼前。

  我想拥有更高明的写作技巧。我深切地期许着。

  「——我想出来的这个故事非常有趣!」

  我会继续努力下去,直到写出一部让我能挺起胸膛说这句话的作品。

  接下来,我想对一些人表达谢意。

  「后记也是一本书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一定要写出『有价值』的后记。」以这句话对我当头棒喝的责任编辑Y田先生。

  用美丽的插画点缀本书,让本作品更加进化且变得更有深度的插画家kyo先生。

  为文笔依然拙劣的我整理出文章理路的校阅人员。

  「第二集封面插画的背景是白的,如果第三集用黑的,排列在一起的时候一定很有意思。」两个人半开玩笑地玩弄着如此诡计的设计人员(真是好点子)。

  常常提供我点子及建议的O友及K藤。

  以前辈的身分从各方面提供协助的作家中村九郎先生。

  编辑部内的各位员工,以及参与本书制作的相关人士。

  ——真的非常感谢各位。

  此外,当然也要感谢最重要的各位读者们。

  生平第一次收到读者寄来的信时,我反复看了好几次,将其当作了重要的精神食粮。

  您在阅读本作品之后如果有任何感想,欢迎以写信或回答问卷的方式让我知道,我会非常感激。

  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还有相见的一天,再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