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宴 上卷 第一章

  野篦坊——

  神祖居骏河时,某朝,庭现一物,形如小儿,或称肉人者,有手无指,以无指之手示上而立。见者惊,惧为变化之物,欲收之而不得。庭中骚然,侍御禀其事,问如何,命逐出人不见之处。旋逐城外小山。一人闻此,曰:『殊为可惜,因左右不学,君失得仙药。此为白泽图中名封之物。食此,神力武勇。』(后略)

  ——《一宵话》卷之二/秦鼎

  文化七年(一八一〇)

  1

  我最后的记忆极度脱离现实。

  那个时候,我和两名男子身处废墟屋舍的内厅。

  其中一名是姓渊脇的年轻警官,另一名自称堂岛、年约五十多岁的男子,职业我不太清楚,记得他好像说是乡土史家。

  地点在伊豆(注:日本旧国名,为现今静冈县东部、伊豆半岛及东京都伊豆诸岛。亦称豆州。)的韮山,位于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日期——如果我的记忆正确——应该是六月十日。我确实在六月四日来到伊豆的,然后花了六天采访,应该没有算错。

  “这里,简直是……,简直是异空间……”

  我十分清楚地记得渊脇如此喃喃自语着。的确,我也觉得这里有如异空间。我置身的状况就是如此奇异。话虽如此,但我并非身在什么莫名其妙、不可思议的地方,也并非受到荒唐无稽的不成文法则所支配。

  即使如此……那个时候,我依然身陷异空间。

  我找不到其他恰当的形容。

  异空间……

  我觉得异空间这个词,是个非常模棱两可的词汇。照字面来看,它应该意味着迥异的空间,不过是与什么东西、怎么样地迥异,却不甚明了。首先,空间这个词就很难缠。最近,仿佛理所当然似的经常听到这个字眼,但是它原本应该不是个会在日常对话中出现的单字才对。除了做为专门术语,在限定的状况使用以外,它的语义是多层的,要怎么解释都成。在日本固有的词汇(注:原文作「大和言叶」,这里是指大陆文化传入日本以前的日本固有语言,相对于汉语等外来语而言。「异空间」属汉语。)当中,也找不到适当的对应说法。在「空间」上头冠个「异」字,意思却可以若无其事地通用,语言真是不可思议。

  这个词汇抛下严密的语义,只有语感独自横行。其他类似的还有亚空间、异次元等词汇。语言是生物,所以即使是拥有典故、来历正统的词汇,若是不符合民情,也会被废弃不用;相反地,即使是缺乏历史及学术整合性的新词,只要符合那个时代的需求,也能够发挥十足的功能。

  异空间和异次元,就语言来说是有效的吧。

  这类语群之所以会固定下来,只要原因之一,应该是荒诞玄学(注;日文作「空想科学」,为法国作家雅里(AlfrcdJarry,一八七三~一九〇七)所创新词Pataphysics之译语。中文或译为「超然科学」、「不通学」。)的言论在一般大众之间的普及。

  将学术用语挪用到学问以外的言论——以这个层面来说,娱乐小说的影响力远大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过,用语严密的定义与概念也会在传播过程中丧失掉大半。

  然而另一方面,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定义变得暧昧,才能够留存至今吧。比方说,我们绝对不可能体会到狭义的异空间。恐怕永远都不可能。

  纵使理论上可能,现实上我们也不可能从我们所属的空间踏入我们不可能存在的其他空间。

  但是,正因为未被定义……

  我们才能够室长窥探到异空间的片鳞半爪。

  当然,那并非特别不可思议的空间。

  不必无谓地寻求奇景绝景,异空间随时都会显现在旅途中的平凡城镇、或平时不会经过的小巷当中。不仅如此,即使在熟悉的房间角落、花瓶底下,都存在着异空间。只需要一点差异,它就能够显现。

  光的强弱、一抹幽香、一丝温差……

  不,甚至不需要这些东西。只要观点改变,世界就为之丕变。老掉牙地说,异空间就存在于自己当中。

  所以,人才能够足不出户,就是个旅人。

  那样的话……,或许我其实是身处那个昏暗地窖般的小房间中,在自己的体内旅行也说不定。所以……

  所以我……

  无法断定倒在那里的是不是真的尸体。

  话说……

  开端,是五月下旬。

  记得当时是溲疏花(注:溲疏花(Deutziascabra),虎耳草科溲疏属植物,五、六月开花。)开时节,一个令人不愉快的阴天。

  大白天的,室内却阴暗浑浊,模糊朦胧。即使开灯,也驱赶不走这些浑浊,反而泛黄了似的,更加令人不快。

  那一天,不知是气温还是温度影响,我比平日更爬不起床。

  记得我起床之后,好一阵子都无法动弹,就算洗脸漱口,也全然不起效果。好了,着手工作吧——我煞有介事地抖擞精神,握住钢笔,却指尖弛缓,视野模糊,完全无法集中精神。

  总而言之,那天的不适并非天候等外在因素所造成,一切应该都是我内在的问题。我的身体——特别是脑袋的状况不佳。

  这如果是上班族,无论情愿与否,都得在一定的时间出门,只要在都电

  (注:正式名称为东京都电车,为东京都经营的路面电车,自一九〇三年由品川新桥线开始营运,全盛期有四十一条路线。一九七二年以后,只留下荒川线继续经营。)的人潮中推挤一番,精神也会振作起来吧。

  即使振作不了,只要移动,纵然不愿意,心境也会转换。就算不转换,只要待在职场,怎么样都得装出应有的态度。

  但是像我这种自由业者,镇日醉生梦死,生活毫无高潮起伏,就没办法这样了。自由成立于不自由之上。就像没有拘束,就没有解放一样,既然不受他律的支配,若想获得自由,就只能把一切交给自律了。

  这种情况下,加诸与己身的压力是压倒性的巨大。

  所谓自由业,是空有其名。

  对于自甘堕落的人而言,驾驭自己,要比跨上骏马艰难得多了。

  我深深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即使徒然面对书桌,也挤不出半个字。稿纸一直都是空白的,感觉那些数量庞大的空格永远无法被填满。

  我把手肘撑在书桌上,下巴托在手背上,眺望窗外。

  窗玻璃蒙上了一层灰尘,宛如雾面玻璃一般。

  窗户外头的邻家庭院那一成不变的失焦景色,与自己朦胧地倒映在上面的脸孔重叠在一起——我觉得我好像就这样忘我了好长一段时间。

  至于那个时候,我衰竭的脑袋慢条斯理地在想些什么?自己为什么会变成小说家?写小说的意义何在?何谓小说?——我想的净是这类乍见深奥,实非如此,而且得不到明快解答的问题。换言之,我能够运作的唯一一小部分,全都浪费在无益的思考上了。

  我正处于这样的状态中。

  我听见玄关门打开的声音。

  瞬间,我心中萌生出后悔。

  光靠副职维持不了家计,妻子自春天起外出工作了。所以白天时,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后悔没有锁上玄关门,现在的我的状态是不能见人的。

  但是我没有锁门,而我人在屋子里,事到如今也不能假装不在,若是来人呼叫,我也不得不回应。

  我思及至此,没有多久,果然传来了叫门声:“有人在吗?”

  “老师,请问关口老师在么?”闯入者的叫声丝毫不客气,也没有歇止的迹象。情非得已,我以应该是倦怠到异常的动作回头,用缓慢得骇人的动作来到走廊。

  走廊看起来比房间更加暗淡,感觉就像瞳孔贴上了一层膜。

  是因为光量不足吗?

  “哦……?”

  访客是妹尾友典。

  “……关口老师……,您刚起床吗?”

  妹尾把眼镜底下略微下垂的一双细眼眯得更细,笑了。然后他确认:“您刚才在睡觉吧?”

  “没有。”

  我想声明我没在睡觉,却舌头打结,模糊不清得发出某种无法理解的不明语言。妹尾再次得意地笑,说:“原来关口老师是夜猫子啊。”误会终究没能解开,我放弃说明,带妹尾进到屋里。

  妹尾难得来访。

  妹尾在只有一名社长、两名员工的小型出版社担任糟粕杂志(注:日本战后一时蔚为风潮的三流杂志类型。内容多以腥膻八卦的不实报道为主。由于杂志社经营遭取缔而倒闭。如同用糟粕酿造的劣酒般,几杯下肚既倒,故而名之。)的编辑。我虽然算是靠写小说维持生计,但是因为不仅写得慢,销路又不好,所以除了文艺杂志之外,也到处写些猥亵的实录报道来糊口。我使用笔名,也提供稿子给妹尾所编辑的《实录犯罪》。

  “真是稀客……”我总算说出像日语的话来。

  “……鸟口呢?”

  名叫鸟口的青年是妹尾的部下,平素拜访这里的几乎都是他。

  “鸟口最近很忙。喏,就那个算命师啊。”

  “哦……”

  我不是很清楚,不过鸟口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在追踪采访一个冒牌算命师。

  “我记得是……”

  我说出口的话极为简短,不过似乎比滔滔不绝的空洞内容更容易懂。可能是对方会自己揣摩意思来回答我吧。妹尾点了几下头。

  “没错没错,那件事愈来愈不得了,我们现在领先了其他出版社呢。谁也没料到事情竟然会变成那样,所以抢先采访的只有我们而已。”

  “哦……这样啊……”

  我不明白妹尾说的那样是哪样。我既不看报,也不听广播。这几天以来,我甚至没有和妻子以外的人交谈过。

  “然后呢?”我问。

  “然后……什么?”

  “呃,就……”

  “然后呢”这样暧昧的询问,的确会让人穷与回答吧。

  “……你今天是……?”

  “我是为了别的事来的。关口老师,你最近有没有稿子我截稿或是要进行采访……?”

  “呃,这……”

  “没有,没有是吧?那太好了。”

  我觉得一点都不好。

  “反正我总是很闲。妹尾先生才是,总编辑可以擅离职守外出吗?会被社长责骂吧?”

  “我就是来处理社长交代的事的。”妹尾愉快地说。

  妹尾比我年长,如果不说话,他看起来也像是有了相当的年纪。不过实际一交谈,印象随即改观,无论什么话题,他都会像个孩子般高兴地聆听,而且十分健谈。

  光是闲话家常,有时随便就可以聊上两个小时。

  “社长交代的事?那还真是个大任务呢。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这个嘛,我想你听了就知道了……,啊,这理所当然嘛。”

  “是理所当然啊。”

  对话总像少了根筋。

  妹尾也好,鸟口也罢,明明老是写些令人鼻酸的凄惨事件报道,个性上却都有些洒脱不羁之处。妹尾原本就大而化之,再配上天性鲁钝的我,使得对话完全失去了紧张感。

  “那么……”

  原本有些驼背的妹尾略微挺起身子,从破烂的皮包里取出大型文件袋,开口问道:“……关口老师,您记得津山三十人惨案(注:亦称津山事件,一九三八年发生于日本冈山县一个小村落。凶手都井睦雄于短时间内杀害了三十人后自杀,是日本犯罪史上前所未见的杀戮事件。)吗?”

  “呃,记得是记得……”

  “我想也是。”妹尾说。“一般人都知道。”

  “是吗……,我记得好像是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的事吧?”

  “是啊,距今才十五年。”妹尾显得格外神采奕奕。“当时我才二十三岁呢。”

  “啥?”

  当时我又是几岁呢?

  “因为我跟凶手都井年纪相同。”

  “这又怎么了吗……?”

  “津山事件在连续杀人事件当中,算是空前的大事件。在短时间内进行大屠杀这一点上,无人能出其右。凶手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就夺走了三十条人命呢。”

  “妹尾先生,这种事要是随随便便就有人能出其右就糟糕了。不过就算过程惨绝人寰,它的实情也与世人所认定的猎奇事件有些不同吧?”

  “当然不同了……”

  “而且据说凶手是个老实的读书人。”

  “是这样没错。不过我所说的不同,并不是这种不同。虽然关口老师说‘世人所认定’,但是其实呢,世人根本已经不在乎了。”

  “不在乎?……怎么说?”

  “已经忘了,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津山三十人惨案了。”

  “哦……”

  所以妹尾才会先问我知不知道吧。

  “也难怪吧,不管怎么说,中间都经历过战争时期嘛。别说是三十人了,战争里死了好几万人。该怎么说,相形失色吗……?”妹尾以奇妙的声调说道,甚至露出奇怪的神情来。“那真是起大事件哪。可能是我的故乡在关西,比东京更靠近那里,所以才会记忆犹新吧。”

  “说是大事件,的确是大事件,我想当时应该也轰动一时。不过,我接到还比不上阿部定事件。”(注:一九三八年五月,料亭女侍阿部定勒死男友,并切除其性器官。由于案情骇人听闻,在民间造成轰动。)

  妹尾拿着文件袋,双臂交抱着,露出纳闷的模样,还垂下了两边嘴角,“唔唔”的低吟。

  “就像关口老师说的,或许是因为战争的关系。可是那么重大的事件,会遭到遗忘吗……?”

  “都已经是这种时代了,那种黑暗的记忆,大家毋宁是想要遗忘吧……”

  这个国家的人民竭力避免注视黑暗,只努力望向光明生活着。这也无可奈何吧。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一片焦土复兴到这个地步。

  我这么说,妹尾便再一次露出纳闷的模样。

  “可是,那么为什么敝社的杂志这类犯罪杂志,只要出版,就有不错的销售成绩?坊间充斥着猎奇变态犯罪读物。我们的杂志也是,只是把内容写得再耸动一些,还可以卖得更好。虽然那不合我的志趣。”

  “那是因为……”

  我认为,即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黑暗也不可能就此消失。

  就算粉饰太平、以漂亮的词句蒙混过去、用道理加以封印,存在的事物还是存在。只要稍微出现一点点裂痕,黑暗就必定会冲破日常的表面,倾巢而出。每个人都隐约知道这个道理。尽管依稀明白,却佯装不知道,如此罢了。所以至少想把世上的黑暗都当做身外之事、是虚构的事吧。

  “……杂志说穿了只是杜撰出来的。”

  “我们杂志标榜的可是实录。”妹尾依旧一脸无法信服的表情。

  “姑且不论这个,妹尾先生,从刚才开始,你的话就一直不着边际……”

  我这么一说,妹尾便说:“啊,这真是失礼,难道尊夫人要回来了吗?”他伸长了脖子四下张望。他对于谈话没有进展似乎不以为意。

  “不,内子暂时还不会回来,她黄昏才会回来。不管这个,是不是差不多该进入正题了……?”

  “正题?咦?刚才说的是正题的一部分啊。”

  “咦?津山事件吗?”

  “不是。”妹尾有交环双臂低音。“跟津山事件本身没有关系。”

  “妹尾先生,你讲话怎么这样拐弯抹角的呢?”

  “嗯……说的也是。那么……”

  妹尾犹豫一会儿,摇了一下头,说:“那么我开门见山,直接说结论了。”接着他说:“可以麻烦您……找个村子吗?”

  “找……找村子?什么意思?”我一头雾水。

  别说是一头雾水,因为太过唐突,我甚至不觉得妹尾是在捉弄我。

  “您一头雾水对吧?”妹尾笑得开怀。

  “当然会一头雾水啦。你说是社长交代的事,跟津山事件有关。然后突然要我找一个村子,这简直是打禅语嘛。要是解得出来,那我就是个了不起的高僧了。”

  “啊哈哈,说的没错。”妹尾挠着头,松开跪坐的脚。“其实啊,我们社长——也就是赤井书房的老板赤井禄郎,我想您也知道,他的本业是贩卖学习教材的。出版算是他的嗜好,所以赚不赚钱是其次,只要我们尽心做好工作就好。”

  “那不是很好吗?”

  “嗯,这是很好,但是相反的,就算破产了他也不痛不痒,所以我们做员工的总是提心吊胆的……,咦?话又离题了。”

  “哦……”

  因为搞不懂主题是什么,就算离开了我也不可能发现。我与赤井社长有数面之缘,印象中他就像个性温和的青年实业家,没有出版业者那种独特的气质。

  “反正,我们老板赤井总是忙着修理、改造汽车,申请发明专利等等,兴趣太多是他唯一美中不足之处……。总之,赤井的老朋友里,有位叫光保的人。”

  “光保?是名字吗?”

  “是姓,光保……我记得是叫公平吧。这个人头发稀疏,身材微胖,是个面色光滑红润的阿伯。这位光保先生以前是位警官。”

  “警官……?”

  “嗯,警官。以前好像在静冈担任巡查(注:日本的警察组织,阶级由下往上依序分为巡查、巡查部长、警部辅、警部、警视正、警视长、警视监,最高阶级为警视总监,为警视厅的本部长。),还是驻在所(注:驻在所功能与派出所相同,设于山区、离岛或偏远地带,有警官常驻。相较于派出所为轮班制,驻在所多兼具官舍功能,派任警官与其家眷居住于此。)警官。这个人啊,他以前被分发驻守的村子,不见了。”

  “这……”

  令人不解。

  “……你说的不见,是指废村的意思吗?或者是盖水坝而沉入水中,还是和邻村合并后改了名字……”

  妹尾拜拜似的竖起单手,左右摇摆。

  “不是。”

  “不是吗?”

  “废村……是废村了没错——不对,真难解释呢。真的是消失了。”

  “妹尾先生,什么消失……”

  “只能说是消失了。光保先生当时常驻的派出所——还是叫驻在所?这我不太清楚,而且警察机构和现在也不太一样了。当时好像是内务省(注:内务省为二次大战前日本中央机关之一,管辖警察及地方行政等一般内政。曾设造神宫使厅强化国家神道政策,并实行特别高等警察“特高”制度,利用治安维持法统治游行、言论。设立于一八七三年,一九四七年废止。)管辖的吗?”

  “什么‘吗’,妹尾先生,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啊?”

  “哦,就跟津山事件同一年啊,十五年前。听说他一直任职到昭和十三年的五月。”

  “原来如此……”

  关联只有如此。

  三十人惨案似乎只是用来交代时代背景的前言罢了。

  “然后,听说那是个小山村,面积广阔,但是户数很少,总共只有十八户而已,人口顶多也只有五十人左右。是个小村落。”

  “村名叫什么?”

  “好像是hebito村。”

  “怎么写?蛇和户吗(日文中,hebi可对应汉字“蛇”,to可对应汉字“户”。)?”

  “忘记了。”妹尾说。“我是从光保先生那里听来的,但忘记是什么字了。应该有两个户字,克斯我不记得有蛇这个字……。是两个字没错,我应该抄下来的。然后,听说村子正中央有一户宅第宏伟的人家,屋主好像是地主还是村长。那户人家姓佐伯,这我倒记得。在这户人家周围,相隔甚远的地方零星地坐落着人家和小屋。几乎都是农家,也有贩卖牲口的,而卖杂货跟处理邮件的,就只有村子入口处的那一户。还有一户是医生,据说是佐伯家的亲戚。”

  “哦,真详细呢。”

  “哎,因为才十八户嘛。在那里当警察的话,全部都会记得的。实际上,光保先生也说他到现在都还记得。”

  说的也是。

  “只是,听说光保先生在那个村子连一年都没有待满。”

  “因为调职吗?”

  “他出征了,因为出征而离开。是日华事变(注:既中日战争。日本亦称为日中战争或支那事变,为一九三〇年至一九四五年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吧,我记得《国家总动员法》(注:中日战争时,日本为了进行总体战,制定此法,授权政府运用国家所有人力、物力资源。于一九三八年制定,随着日本战败,于一九四六年废止。)好像是在那一年施行的……”

  说道这里,妹尾抿起嘴巴,鼻子“唔嗯”了一声。

  “……然后,光保先生复员回来一看,村子竟然不见了。”

  “所以说,妹尾先生……”我往前探出身体。“所谓不见是什么意思?你刚才说只能说是消失了,可是村子不可能像烟雾一样凭空消失吧?”

  “可是就是这样。”

  “什么就是这样,那存在原本所在的地方怎么了?变成了一片荒野吗?还是开了个大洞?”

  “没有洞。”

  难懂到了极点,不晓得是说的人说不清楚还是听的人理解力不够,丝毫抓不到这番话的重点。

  妹尾似乎也察觉到我还是听不懂,他寻思了半饷后,逐加以说明。

  “正确地说,光保先生回国,是太平洋战争结束以后:更正确地说,是昭和二十五年。才三年前的事而已。换句话说,光保先生长达十二年间都在大陆辗转流离。虽说他最后到了马来半岛,我是不知道他做了些什么。其实……光保先生去年造访那座令人怀念的村子。现在有许多地名还有交通状况什么的不是都变了吗?可是那地方却没有半点改善,现在依然没有巴士通行,而且地处连铁路都没有的穷山僻壤,他凭着模糊的记忆到了那里一看……,村子竟消失得一干二净。在十二年之间,hebito村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变成……山了吗?”

  “那样的话还可以理解。比方说……对了,位于村子入口处的杂货店。”

  “也处理邮件的那家?”

  “对,那家杂货店好像叫三木屋,它跑到了邻村。”

  “搬家了?”

  “不是,地点好像没变。说是好像,是因为光保先生的记忆也不是那么明确。总之,光保先生姑且忠实地照着他模糊的记忆前进,而记忆中的建筑物,几乎都位在记忆中的位置上,所以他觉得应该没有错。然后……”

  “然而?”

  “他望向那些建筑物的门牌……,村名竟然不一样。上面的地址在他的记忆中,应该是邻村的。”

  “这种事常有的吧?和邻近人口过少的村落合并,所以地址改了吧。”

  “有可能,可是不止如此。那里不是什么杂货店,住的是完全不同的人。”

  “杂货店一家人搬走了还是过世了,别的人住进来了吧。”

  “也不是。那里住了一对光保先生素未谋面的老夫妇,说他们已经在那里住了七十年。听好了,七十年呢。”

  “这……”

  他们说谎,或者是光保先生……

  “……搞错了之类的,他弄错路了。”

  “是啊,你说的没错。或许是在恰好相似的地方、相似的地形上,有着相似的人家。于是,光保先生尽管有些混乱,但还是姑且朝着村子的中央地带前进。也就是佐伯家所在的地方。结果……”

  “结果?”

  “路完全一样。路边的地藏石像和柿子树等等,光保先生全都记得。”

  这不就叫做似曾相似(déjàvu)吗?

  觉得看过不应该看过的景色,对不曾去过的地方感到怀念——这些大部分都是大脑在骗人。是记忆混淆了。

  所谓现在,其实是最近的过去。

  认知到的瞬间,那就已经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过去了。所以若是以量来捕捉时间,无与有的接点正是“现在”。接点虽然存在,却没有质量。换言之,狭义中的“现在”,数量上等于零。过去无休无止地不断增加,未来则当然是——无。我们总是站在源源不断地增殖的过去这个队伍的最前端,前方空无一物,所以未来也不可能预知。所谓似曾相似,只是那邻近的过去,不经意地与更遥远的过去重叠在一起罢了。也就是所谓的——错觉。

  我这么告诉妹尾。

  编辑点了几次头。

  “光保先生也认为就是您所说的错觉。可是他愈是往前走,这个想法就愈动摇。记忆中的家家户户,完全位在他记忆中的位置。也有一些人家和杂货店一样,住着不同的人。大部分住的都是老人,一问之下,他们同样告诉光保先生,说是从以前就住在这里了。”

  “从以前是指……?”

  “哎,就是从前吧,他们都是老人了嘛。其中也有几家成了空屋,光保先生忍不住进了屋里。虽然外表符合记忆,屋子里却完全陌生。有些人家的家具还留着,他打开抽屉一看,里面放了几张泛黄的照片,上面的人从没见过。”

  这……

  果然是错觉。

  若是强词夺理,强加解释,这番话可能会变成超常现象;若是听个不留神,就会变成怪谈。

  即使如此,这还是错觉吧。

  如果再次比喻,时间就像湍流。湍流中的河水原本应该毫不止息地流动着,但是如果在何种筑起水坝,挡住水流,即使只是暂时,水坝还是会承受到相当大的负荷。不仅如此,水流只要停止,就会变得浑浊,然后逐渐地溢满,终究还是会流失。记忆这种东西,如同老旧梳子的梳齿般逐渐缺损。

  但是,缺损的部位会以某些形式被填补起来。

  记忆重复着缺损与补足,逐渐被篡改。

  而且是符合期待地……

  “这……所以说,人不可能每样事情都完全记得吧?假设十件事情里记得五件好了,而五件事当中恰巧有两件符合,虽然有三件事不同,但是当事人也不知道忘掉的那五件事都不符合吧?结果明明只有两件事符合,却会连同忘掉的五件事在内,认为一定有七处符合。所以说,妹尾先生,那是另一个的村子。”

  “可是是吧。”妹尾干脆地同意了。

  原本预期对方的反驳,结果我的愚见就像扑了个空,烟消雾散了。

  “那、那样的话……”

  “没错,是错觉。那个叫光保的人是有些难以捉摸,不过还是具备一般的判断能力,所以他好像本来也以为是自己走错路,或者是记错了。但他还是觉得‘就算是弄错,这也太相似了’,边往山路还是田间小径走去。然而光保先生愈是接近,愈觉得情况不对。眼前没有田地,杂草丛生,甚至长着树。他分明是往村子中央前进,景色却变得仿佛远离村落,跟记忆中完全不像。”

  “他果然还是搞错了吧。”

  “光保先生也这么认为。然后,他总算来到村子中心相当于佐伯家一带的地方。然而……”

  “然……然而?”

  “那里是深山,或者说丛林……,好像完全没有人迹。可是啊……”

  “请不要吊人胃口呀。”

  “我没有在吊您胃口呀。即使如此,光保先生还是觉得,就算搞错了,若只看地形,光保先生仍然认为到过这里,于是四处张望……”

  妹尾说完,缓缓地转动脸以及视线。“……结果,他突然感到害怕,落荒而逃了。”

  “什么?”

  “因为佐伯家就在那里。从大门到屋顶,与记忆中的建筑物完全相同。不过看起来已经久无人居,成废墟了。”

  “这……”

  “没错。这也是错觉吗?还是幻觉?又或者是非常形似的建筑物?虽然不明白,但是光保先生说那一栋格外宏伟的建筑物,与记忆的一模一样。”

  忽地,一阵恶寒。

  “请、请等一下。你刚才说的,是村子消失的事件……吗?”

  妹尾点点头。

  “可是妹尾先生,如果是民间故事也就算了,现在可是昭和时代呢。怎么可以只凭这些就说村子消失了呢?虽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那应该是偶然吧。应该是那个叫光保的人走错路,去了另一个环境非常相似的村子罢了吧?”

  “可是啊,关口老师,光是地形或建筑物的话,还有可能是错觉,但是邻村的村名……与光保先生记得的一字不差呢。这一点说不过去吧?”

  “唔,或许是如此,但也可能是他跑到了另一边去呢。得先确认这点才行。不是有地图吗?”

  “没有。”

  “没有?”

  “没有,那座村子本来就没有记载在地图上。旧地图的话,因为人口太少,只画了一座山而已。”

  “可是,妹尾先生,参谋本部的陆地测量部——也就是现在的建设省吧?那个机关不是从明治时期开始,就持续在进行测量调查吗?战后联合国应该也下令要尽快修复地志、地图等等。有些地图的缩尺比例,甚至连每一户人家都有记载。不可能那么荒唐,会有村子没画在地图上的。”

  “哦……”妹尾蜷起了背。“听说那个地方颇为混乱不清。最近的地图当然是有,不过上面好像只有邻村……”

  邻村确实存在。然而……却又地图上不存在的村子……,这种事可能在日本发生吗?

  “……说起来,什么地图修复、地志调查、地形测量,也都是从都市地区开始进行吧?山区都被摆到后头。而且不管再怎么详细调查,也没有树海(注:树海指如大海般远阔的树林,日本最著名的树海为青木原树海,位于富士山西北麓。)的地图,不是吗?”

  “应该……没有,……可是……”

  “不过那个村子好像没有树海那么落后啦。”

  “警……警方怎么说?警方应该有记录吧?既然当时都设有驻在所了。”

  “这个啊,资料好像毁于战火了。警方相关人员不是战死就是退休,再加上警察法经过几次修正,据说记得当时的事的,已经没剩下几个人了,而且都只有零星的记忆。”

  “那……,政府机关之类……对了,还有政府机关啊。不可能有政府机关不知道的地址吧?而且应该也有户籍。要是没有地址,就没办法征税了。”

  “没错,当然光保先生也调查过了。但是听说政府机关的记录当中……也不存在这样的村子。”

  “不存在?”

  怎么可能?

  “可是就是没有。也问过邮局了,一样没有。不过关于这一点,倒是可以做出一些推理。我想那个hebito村只是一个俗称,实际上登记的土地资料是别的名称。所以搞不好那块土地的名称原本和邻村是一样的。”

  “居民的户籍呢?光保先生应该记得居民的名字吧。”

  不可能没有户籍。为了广为征兵,政府连山村离岛都不放过,仔仔细细地查遍了每一个国民的姓名、出生地、住址、亲属关系。日本不可能有人没有户籍,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一定都被登陆、加以管理。

  “户籍在战争时期好像也几乎全遗失了。我还以为那一带不像东京,遭受到的空袭应该不怎么严重,这算是一种偏见吗?当然,户籍什么的很快就补齐了,不过资料登记的全都是现在住在那里的居民,没有半个光保先生记得的名字。”

  “姓佐伯的人呢?”

  “没有人姓佐伯。”

  “没有……?”

  “与其说是没有,应该说是不知道。别说是住址了,连是生是死——不,现在连那户人家是否曾经存在都无法确定。”

  妹尾说完,又发牢骚似地说:“人这么多,就算是国家,也不可能每个都掌握得住吧。”

  心情变得十分复杂。

  我并非强烈主张,只是隐隐认为,老早以前就对以国民的身份被国家登陆这件事感到抗拒。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征兵,经历苦难之故。更重要的是,我不愿意被国家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给管理。可是……

  那也教人不愿意。

  理由我明白。

  如果社会是一片汪洋,个人便是漂浮其中的藻屑。如果历史是沙漠,那么人生就只是一粒细沙。即使如此,对于人类而言,只有自己的人生才是全世界。只有透过自己的眼睛知晓的世界,才是唯一、绝对的世界。所以如果不将一粒细沙与沙漠、将藻屑与汪洋视为等价,人就活不下去。人无论如何都相信自己永远是自己。对个人而言,否定个体就等于否定全世界。所以个人总是强调:我就是我。

  然而,我真的就是我吗?有时候我无法确信。我不晓得今后我是否一直都能够是我。所以会想要证据,想要别人来保证“你就是你”。客观的记述在这种时候特别有用。

  藉由被记录,个人能够暂时获得一种被历史认知的错觉,感到安心。

  尽管是因为存在所以有记录,而不是有记录所以存在。

  ——本末倒置。

  我叹了一口气,还是不想认同。

  “因……因为没有户籍,连存在都无法确定……,没这种事的。户籍这种东西,不过是短短几行记述罢了。那种东西就算烧掉,也不代表那个人或那个人的过去消失了。在某个地方一定有人记得那个叫佐伯的人。”

  “是的,光保先生就记得,只是……那场战争里……”妹尾说道,又大大地叹了一口气。“失去了许多事物啊。”

  的确,这个国家失去了许多事物。人命、财产、资源……但是……

  难道说连过去都是去了吗?

  “这……妹尾先生……”

  “总觉得教人厌倦哪,真的没有任何人记得。佐伯一家自不用说,连hebito村也是。”

  那样的话……

  “那么,究竟该怎样看待这件事才好?”

  “是的。”妹尾恭敬地这么应了一声。“话题总算渐入佳境了。唔,一般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很简单,那就是光保先生脑袋有问题——换句话说,叫hebito村的村子原本就不存在。hebito村史只存在于光保先生脑中的村子——这么说就通了。”

  “哦……”

  这是一个解法。

  只是这么说的话,总觉得似乎太简单了。

  “光保先生脑袋有问题是吗……?”

  “就算不是整个有问题,也可能是搞错了或记错了,或是错觉、幻觉,搅在一起的话,什么事都有可能吧?”

  “唔……是啊。”

  也不能说没这个可能。

  “光保先生的脑子回溯时间,扩张空间,创造力架空的村子以及未曾体验的过去。所以他记忆中的村落景象还有人名,一切都是虚构的——就是这样的解释。”

  “可是,也有符合的部分吧?”

  “那个村子原本就不存在于这个世上,那种琐碎的记忆,事后要怎么修正都行吧?关口老师不也说了吗?这正是似曾相识的错觉。”

  妹尾说的没错,我不由得沉吟起来。

  因为我发现,对于怪异现象应该是怀疑派的我,不知不觉间竟做出了肯定的发言。并非我愿意承认怪异现象,只是无法释然而已。

  “而且,也可以这么想。”妹尾继续说。“例如说,他——光保先生,其实是他说的村子的邻村驻在所警官。”

  “也就是说,光保先生创造的部分只有村子和人名等属性,其他像是风景和地理条件等舞台布置是真实的吗……?”

  “没错,所以他才会去到那里。”

  有道理,我几乎就要接受了。但是……

  “所以呢……请看这个。”

  妹尾将手中一直把玩的文件袋放到榻榻米上,推到我面前。我伸手拿起文件袋。“这是什么?”我解开绳子,打开封口,里面装了几张褪色的旧报纸。

  “请看,有一篇用红笔做记号的报道。”

  妹尾抬抬下巴,我望向报道。

  视线掠过标题。

  “静冈县山村疑似发生大屠杀”

  “大屠杀?”

  “是的。这是全国性报纸,上面声明了是未确认消息,对吧?地点是静冈的山村。”

  “大屠杀……”

  “是大屠杀啊,整个村子全部。”

  “怎、怎么可能……”

  【桐原记者,三岛讯】静冈县某山村疑似发生村民全数失踪的重大案件。尽管尚未获得证实,但消息指出,极有可能是一起大屠杀事件。韮山等邻近警察机关协商后,认为纵然是谣传,亦可能造成民心不安,决定于近日展开调查。

  “这是昭和十三年七月一日的报道,但没有后续报道。可能是假消息,或有其他什么理由,这就不知道了。所以我查了一下地方报纸等其他资料,结果找到了下一张……”

  另一份报纸上也有红笔圈起来的报道。

  “这是六月三十日的地方报纸,上面也刊登了类似的报道……,不过比较详细。”

  【韮山讯】县内部分地区绘声绘影地流传着村民于一夜之间全数消失的诡异传闻。传闻中神秘消失的H村位于县内中伊豆,是个拥有十八户、五十一名村民的小村落。传闻的来源是中伊豆地区的巡回磨刀师津村辰藏先生(四十二岁)。津村先生每半年会造访一次H村,但是他于日前六月廿日造访时,发现村中竟空无一人。据推测,由于H村平素与其他村落几乎不相往来,所以延误了发现时间。一说屋内溅满了大量血迹,或尸体堆积如山,但消息真伪仍未经证实。由于津山事件甫发生不久,甚至传出大屠杀等骇人听闻的说法,还有集体潜逃、食物中毒、传染病等臆测,流言蜚语甚嚣尘上,盼有关当局能够尽快查明,揭露真相。

  “这个报道……”

  令人难以置信。

  我慌忙寻找后续报导,但是画了红圈的报导只有这两则。

  “您有所怀疑对吧?这可不是造假。”

  “我并没有怀疑是造假。不过这种事还真是……”

  前所未闻。

  大屠杀事件过去可能发生过几次,但是规模应该没有如此庞大。在我的认知里,就像妹尾说的,津山事件应该是最惨绝人寰的记录。如果报导不假,不管怎么样,都不该无人知晓。就算不是命案,而是传染病或漏夜潜逃,也是起重大事件。

  妹尾得意地笑着,说:“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所以说,光保先生说的hebito村,正位在这两篇报导所述的区域啊。”

  “你的意思是……H村就是hebito村?”

  妹尾笑得更灿烂了:“好像是。”

  “可是妹尾先生,光靠这些,还不能断定就是吧。”

  上面只写了H村,只要是村名拼音开头是H的村子,哪里都有可能。

  “不,不前那一带并没有符合条件的H音开头的村子。”

  “可是,hebito村是只存在于那个叫光保的人脑中的村子吧?这……”

  难道说捏造的记忆溢流出来,化为过去的事实了吗?

  “……这怎么可能?”

  妹尾相当平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光保先生头脑有问题……这完全只是个假设而已。他本人可是非常正常的。”

  “可是,虽然对光保先生过意不去,不过除了接受这个假设以外,现实中想不出其他任何可能的结论啊,妹尾先生。”

  “这样吗?我倒不这么觉得呢。而且最奇妙的是,这则报导就此没了下文,完全没有后续消息。”

  “因为只是空穴来风吧。如果只是谣传,也就不会刊登后续报道了。‘大屠杀纯属虚构’……那个时代可没有那么悠闲,刊登这种愚蠢的报导。”

  “是吗?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要是真的大屠杀事件,津山事件可是完全没得比。受害人有五十人以上呢。”

  “没有……那种事吧,完全没听说过这类传闻,也没有任何人知道。死了五十人的惨案,却没有任何人记得,这根本说不通。”

  “所以啊……”

  “所以什么?”

  “所以,津山事件不也一样吗?就连这个实际发生过、受到大肆报导、造成轰动的大事件,现在也逐渐淡化,被大多数的人遗忘了。要是没有被报导出来的话……”

  “没有……被报导出来?为什么?”

  “天知道。”妹尾歪了一下头,马上又摆正。“例如,也有大本营发表(注: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的军事最高统帅机关大本营所做出的八百多次官方发表。其中夸大日军的战绩,掩饰死伤状况等,许多发表与实际战况相去甚远。)的例子。咨询操作。”

  “那是……因为当时是战时啊。”

  “这也是战时发生的事啊,日华事变的时候。”

  “可是……”

  就算隐瞒这种事件,也不会为国家带来任何好处:相反地,即使揭露,也不可能对战况造成影响。

  妹尾微笑。“总之……只要没被报导出来,不管再怎么重大的事件,也几乎不会有人知道。”

  “可是当地人会知道吧?人说悠悠之口难杜,马上就会传开的。”

  “报纸上写着那里与其他村子没什么往来。”

  “就算是这样,或多或少还是会有吧。总会有亲戚朋友之类的吧?不可能有村落完全孤立。又不是交通完全断绝的海上孤岛。纵使他们自给自足,那种生活也不可能成立。”

  “哎、唉。”妹尾伸手制止。“用不着这么激动。我啊,又不是断定就是怎么样。听好了,关口老师,这里有两篇报导,报导上尽管暗示这是全村惨遭杀害的历史性大惨案,却就此没了下文。我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有个人怀疑几乎就在同一地区,有个村子消失了。而这个消失的村子的拼音首字母,与全村遭到杀害的村子相同……”

  “共同点只有这样而已啊。”

  “要写成杂志报导,这样就绰绰有余了……”

  “哦……”

  原来是来邀稿的。

  妹尾笑嘻嘻地搔搔脖子。“所以就算不是也无妨。就算只能证实那些报导是谣传,也算是种收获,对吧?而且光保先生能够确定是自己搞错的话,也能解除疑惑了。如果还能够顺便找到他原本待的村落,岂不是一石二鸟吗?”

  “你要我……写这份稿子?”

  “没有其他人选了。鸟口在追的事件愈来愈棘手,可是杂志不快点出刊就糟糕了,这可关乎《实录犯罪》的存亡呀。采访费用我会先预付给您,您不愿意吗?”

  “呃……”

  老实说,我困窘了。

  连日来的不适,让我整个人瘫痪了,这是事实。但我也觉得需要找个机会转换一下心情。

  而且就算光坐在书桌前瞪着稿纸,也只是坐痛自己的屁股罢了。硬是要写,也只写得出劣作,写出来的稿子也未必能登上杂志。上个月刊载的稿费早已拿去偿还债务,家计现在已经是捉襟见肘,若不尽快想想办法,危机已迫在眉睫。

  “可是……”

  这是个混沌模糊的任务。]

  完全不晓得该从哪里着手才好。这与其说是采访,更想调查。我是个作家,不是侦探,完全不知道调查的窍门。我迟迟不作答,妹尾便说:“如果您答应,我会介绍光保先生给您认识。”

  “就算这样……”

  “听说光保先生每天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脑袋有问题,疑神疑鬼地过日子。如果去年自己去的地方是hebito村,为什么会住着自己不认识的村民?为什么村子的名字会不见?他说他无论如何都想知道。还有,如果其他地方真有hebito村存在,他怎么样都想去一趟。”

  “为什么?”

  “他说有事要找佐伯家。”

  “有事啊……”

  这个时候,我忽地想起。

  尽管我从容不迫地听着妹尾的话,认为这是可以用道理理清的问题,但如果这是……

  这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

  这是朋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有时候也这么认为,但有时候却无法这么认为。又没有可能这件事其实就是这么离奇不可思议……?

  我默默地望着肮脏的窗户。

  2

  光保公平这个人有如一颗鸡蛋般,难以捉摸。就像妹尾说的,他红润的肌肤充满光泽弹性,额头非常宽广,上头只是敷衍似的长了几根如羽毛般的头发,显然他已濒临秃顶危机。他的小眼睛如婴儿般浑圆,还有小鼻子及小嘴巴,几乎没有眉毛。

  “我这个人啊,很胆小的。”光保说道。他虽是笑着说,看起来却像一脸苦恼,又像在生气。总之,几乎无法从他脸上的表情看出心情。

  “我小的时候,每次走夜路,总觉得会有怪物从背后追上来。那个时候我很喜欢吃麦饼,所以总是一边告诉自己:回到家就有麦饼吃喽,回到家就有麦饼出喽,一边拼命地往前走。就像在马的鼻子前面吊红萝卜那样。”

  “哦……”

  “不好意思!”光保突然大声说。

  “啊?”

  “请问您……重听吗?”

  “啥?”

  “您重听吗?”光保再次询问,指着自己的耳朵。看样子是因为我的反应太少,被误认为有听觉障碍了。

  “呃,这……不是的。”

  “哎呀,失礼了。其实我因为遭到轰炸,右耳受创,有些不灵敏,以为关口先生也是这样。真不好意思。”

  “不会……”

  “啊,我拜读了您的大作。不过,耳朵听不清楚,嗓门自然而然就会变大,实在不适合密谈。”

  光保放声大笑。“也因为这样,我算是个伤残军人……也加入了伤残军人的援助团体。”

  “哦,这样啊。”

  我这个人在个性与人格上也有着重大缺陷,不过光是如此,应该无法指望得到光保的援助吧。

  “这非常不容易。”

  “什么东西不容易?”

  “援助活动。我自以为是诚心诚意地在帮助别人,但是有时候他们会觉得遭到歧视,觉得我是在同情。真的很难。他们会说:‘你伤得轻,我伤得重,所以你瞧不起我,同情我,帮助我,陶醉在优越感中。’我觉得很受伤。哎,说我是自我满足,或许没错,可是我并没有歧视别人的意思。”

  “哦,我了解。”

  光保虽然看起来有点神经质,不过似乎性情温厚,与恶意完全沾不上边。他应该真的是出于善意而提供援助吧。

  不过心意这种东西,鲜少能够真正传达给对方。所以如果如实地传给了对方,还是把它当成偶然比较好。

  换句话说,能够传达的时候,什么都不用做也能够传达;传达不到的时候,无论怎么做都传达不了——就是这么回事。

  “哎,问题并不单纯。确实,世上充满了偏见与歧视。就算说话的人没那个意思,也总是有种受到歧视的感觉。相反地,不管受到多么严重的偏见与歧视,只要承受的一方一无所觉的话,就等于没有。”

  “确实如此……”

  “关口先生,身为一个作家,您怎么想?”

  “呃……”

  大从一开始……就是我不拿手的话题。

  苦思恶想之后,我发表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意见。

  不仅不明所以,有可能连语言本身都说不通。我吞吐又结巴,光保附和着认真聆听,过了半晌后说:“不愧是钻研文学的,讲的话真是深奥难解哪。”他是太高估我,把我的话想得太深了吧。虽然觉得总比让他目瞪口呆要来得好,却也没甚差别。

  不管怎么样,光保是以认真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我这种愚蠢的意见自然不能成为参考。

  结果,我默默低下头去。

  据说光保从事室内装潢工作,他的事务所地板异常光洁。

  迟迟无法进入正题。

  我莫名地想抽烟,把手伸进内侧口袋。忽然,一个念头涌上心头:或许光保讨厌烟味。

  我觉得如果光保讨厌香烟,那么即使我只是出声要求抽烟,就会遭到轻蔑,结果我硬是把抽烟的欲望按捺下来。

  “不是有个叫野篦坊的妖怪吗?”光保再次唐突地发生说道。

  “什么?”

  “像这样,光溜溜的。”

  “那、那怎么了吗?”

  “人家说我很像野篦坊,呵呵呵呵呵……”光保笑道。

  我不晓得该如何回答是好。

  “我年轻的时候很瘦,不过从那时候起就常被人家这么说了。我明明就有眼睛鼻子,却长得跟野篦坊很像,非常像。我是不觉得讨厌啦,还经常模仿落语(日本传统表演艺术,类似中国的单口相声。)还有……呃,模仿八云的那个故事里的:‘是长得像这样吗……’逗大家开心,这很受管用。”

  八云指的是小泉八云(注:小泉八云〈一八五〇~一九〇四〉,原名派崔克·拉夫卡迪欧·汉〈PatrickLafcadioHeam〉,为出生于希腊的英国人。一八九〇年以特派记者身份渡日,与日本女性结婚,归化为日本人,改名小泉八云。著有《怪谈》等与日本文化相关的作品。)——拉夫卡迪欧·汉,而那个故事,指的则是他写下的怪谈《貉》吧。

  那是运用所谓“二度怪异”手法的短篇小说。

  所谓二度怪异,指的是一种怪谈故事的形式:遭遇怪异,第一次吓得逃跑,放下心来,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又遭遇到相同的怪异,再次受到惊吓。

  藉由反复怪异,达到吓唬人的效果,大多数时候,会同时运用慢慢降低音量,在结尾的部分“哇”的大声吓人的手法。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确会大吃一惊,这个花招可以多次使用,但是有个缺点,就是吓过一次后,大致的手法就会曝光,惊吓度也会随之半减。所以讲述怪异故事最有效果的次数是包括第一次在内的两次,因此称为二度怪异。

  但是,如果能够让听众认为既然被吓过一次,应该不会再有第二次的说故事功力,那么第三次也能够成功。只要叙述者具有让听众不断卸下心防的说话技巧,那么反覆四次、五次也有可能,只是随着次数增加,会产生出一种预期配合的心理。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能够获得极佳的演出效果,使“要来了要来了”的期待感,激发出相对的恐怖感——当然,这也视叙述者的技巧而定。

  总而言之,二度怪异是将搅乱过一次的秩序恢复到原本的状态后,再次加以推翻,是一种大逆转的怪谈。

  “只是,”光保继续说。“我记得在那个故事里,野篦坊是狸子变成的,狸子。”

  是貉——我想纠正,却打消了念头。

  因为光保的口气听起来很愉快,我不忍心为了这点小事浇他冷水。不管是狸子还是貉,反正都是一丘之貉。光保继续说下去。

  “可是在我的想法中,野篦坊一定不是像那个故事里出现的那种妖怪。”

  “不是吗?”

  “不是。”光保不知为何,满足地点头。“八云的故事,嗯,是狸子的故事。主角在路边被女人吓到后,去到荞麦面店一看,没想到店老板也变成同一张脸——是这样的故事吧?”

  “是啊。”

  小泉八云很正确地蹈袭了二度怪异的形式。《貉》的情节如下:

  一名男子经过纪伊国坡途中,发现一名女子蹲在路边,便出声叫唤。女子状似痛苦,迟迟不肯回头露脸,男子想要搀扶她,于是女子回过头来,手往脸上一抹。结果,那张脸上竟没有眼睛,也没有鼻子和嘴巴。

  男子大惊,仓皇失措地逃离现场,不久后,他看见夜间营业的荞麦面店灯光,跑了进去。老板讶异地询问他为何如此惊慌?男子便说出刚才发生的事。但是当他说明女子的长相时,老板却伸手往脸上一抹,于是老板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也跟着不见了……

  灯光蓦然熄灭。

  故事突然终结。

  光保用手往脸上一抹。

  “这表示那个荞麦面店的老板也是野篦坊吧?”

  “是啊。”

  “就是这里不对。”

  “你的意思是……?”

  我不懂他在说什么。这个故事是小说,无所谓对或错吧。

  光保说:“这故事不是野篦坊变成卖荞麦面的老板在做生意吧?不是吧?”

  “我想……应该不是吧。”

  “当然了。这并不是野篦坊化身为人类,然后显现出真面目的故事。故事的最后,是以灯火突然熄灭作结吧?”

  “是啊。”

  “您觉得后来怎么了?”

  “后来……没有后来吧?”

  正因为在那里唐突地结束,所以才会是怪谈。我认为小泉八云做为一个怪谈作家,技巧十分高明。这篇故事一点都不像是外国人写的,也不像原本是以外国语言书写的文本。而且既然文本就到此为止,自然没有下文。

  我这么说。

  “那只是他没写而已吧?因为这是故事,所以写到那里而已,一定还有后续。”

  “这……呃……是这样吗?”

  “关口先生,我是这么想的:灯光‘啪’一声熄灭,然后男子回过身来,发现又回到了最初的场景……”

  “最初?……你是说纪伊国坡吗?”

  “对,就是那个坡道。”光保说。“又回到最初发现女子,搀扶她的场所。换句话说,一切都是假的,时间也几乎没有流逝。或者是到了早晨,男子发现自己睡在那个坡道上。这个故事就是这样。”

  “是这样吗?”

  “没错。所以呢,这是狸子的故事。因为不是常有这样的故事吗?主角救了姑娘,姑娘为了谢恩,招待主角到豪宅区,享用山珍海味,结果主角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吃的是马粪,温泉其实是堆肥……”

  “或者是在同一个地方来来回回的打转?”

  “没错没错。以为是茶室,没想到竟是把八张榻榻米大小的某某东西(日本民间传说里,狸子会张大阴囊罩住人作怪,使人以为置身豪宅,大小据说就有八张榻榻米大,一说则是由于狸皮延展性佳,以狸皮包裹金粒敲打,可制成八张榻榻米大的金箔,故有此说法。)……,有这种故事吧?就跟那个一样吧?一样的。”

  确实,狸子可提供所有的幻觉场景。在幻觉中,连时间都可以任意延长缩短。无论是几小时、几天、有时候甚至是几年,都能在一瞬间进行。就如同光保说的,《貉》的故事,也能够视为大部分狸故事的一种变型。

  不——应该这样看待才对吧。因为小说的标题就叫做《貉》,既然特意以此为标题,应该有什么含义才是。出于作品的性质,作者或许想要隐瞒怪异的种类,所以直接题为《野篦坊》会有诸多不便,但是话说回来,应该也没有必要把怪异的真面目拿来当做标题。像是《纪伊国坡之怪》,还是《荞麦面店老板的脸》,可以用的标题多的是。

  不仅如此,作者不但把作品题为貉,甚至在开头就声明这是貉的故事。故事中也根本没有揭露怪异真面目的必要。我想这不只是因为小泉八云搜集到的传说偶然是貉的故事,更是一种别有用心的技巧。记得有个说法认为,不是因为故事中有野篦坊出现,所以是恐怖小说,而是二度怪异这个形式本身就是恐怖小说。

  我表示同意,光保便好似心满意足,高兴不已地说:“这样的话,野篦坊就算换成一目小僧(注:日本一种通俗的妖怪,形象为小和尚,只有一颗眼睛,会突然现身吓人。)也可以吧?”我回答:“应该没关系吧。”

  当然,小泉八云所采用的“没有眼睛鼻子和嘴巴,有如鸡蛋一般”的脸,就演出效果而言出类拔萃,不过若是优先考虑二度怪异的构造,就没有一定非是野篦坊不可的必然性。事实上,民间传说或故事中的二度怪异里,是野篦坊的例子虽然不少,不过也未必一定如此。

  光保继续说道:“我是会津人,在当地也有类似的故事,主角是叫做‘朱盘’的妖怪。”

  “朱盘?”

  “对,红色的,盘指的好像是圆盆之类的东西。脸像这样,红通通的,非常红,一片火红,然后巨大的眼睛炯炯发光。很可怕吧?太可怕了。小的时候,我曾经梦见过好几次。”

  “哦,这类股市有很多。据我朋友说——书名我忘记了——好像是中国的古籍里就有这类故事的原型。那个故事好像是有人遇到一个一样是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子,那就是野篦坊,不过在其他书籍的记述里,就变成了单纯的怪物,所以并不一定。”

  “哦,这样啊。”光保佩服地说。“您有熟悉这些事的朋友呀?”

  “嗯,有一个。”

  这些都是的字朋友中禅寺的牙慧,中禅寺这个人精通有关妖魔鬼怪的古书汉籍。对于妖怪,他知之甚详。我这么说明,光保便高兴地说务必要介绍给他认识。

  “我想知道那本中国古籍的名称,非常想知道,我想看。”

  “哦。那家伙跟我不一样,什么都记得,只要问他,马上就可以明白了。……可是光保先生,恕我失礼,您为什么会想要知道呢……?”

  他似乎对野篦坊相当执着。

  光保搔搔头,表情意外地和蔼可亲。

  “哎,我想您也察觉到了,我因为有野篦坊这个绰号,所以开始对它产生兴趣,因此特别留意,自然听见、看见了许多事,人就是这样吧。不知不觉,我对它也有一定的了解了。”

  “哦,经常是如此。”

  “就是吧?我想说的是,在我的想法里。野篦坊并不是狸子。不是那种只要吓吓人就高兴的轻浮妖怪。单纯吓人的例子里,根本就狸子幻化成人似的变成野篦坊罢了。”

  “喔……”

  有可能。

  “不懂吗?不好懂吧。”光保重复了好几次。“这是我的……呃,一介室内装潢师傅的意见,不是学者的高见,您可以嗤之以鼻无妨。例如说,狸子会幻化成许多东西吧?”

  “对呀。”

  “诸如一目小僧啦。”

  “嗯,大入道(注:日本通俗妖怪之一,形象为巨大的僧人,但有时候只是巨大而模糊的影子或巨人。)之类的。”

  “对,还有辘轳首(注:日本妖怪之一,外表与人类相同,但脖子异常地长,可自由伸缩。传说会伸入民宅舔灯油。)等等。可是,我想这并不代表一目小僧或大入道、辘轳首的真面目就是狸子。狸子会化身成姑娘,但是姑娘并不是狸子。如果有人主张全世界的姑娘的真面目都是狸子的话,那么这个人脑袋一定有问题。”

  “嗯,是谬论。”

  “真正的姑娘另有其人,对吧?一目小僧或大入道、辘轳首也是一样的。我调查后,才知道一目小僧可是大有来头的。而且大入道也是那个……大太法师(注:日本传说中的巨人,各地有许多洼地传说皆是大太法师留下来的足迹。)吗?那种东西从以前就有了。还有,因为我在大陆待了很久,也很清楚飞头蛮(注:中国一种飞头妖怪。)的故事,那很可怕。所以啊,这些都各有本尊。狸子只是化身成那些东西而已。”

  “哦,原来如此……”

  “您了解了吗?有和狸子无关的一目小僧,或是和狸子无关的大入道。啊,我的意思并不是它们真的存在,请不要误会了,关口先生。”

  “着我明白。”

  “您明白啊。嗯,该说是存在,或说是传说中存在呢?话说回来,关于野篦坊,这个就……”

  “就……?”

  “没怎么听说了。所以我才会寻找不是狸子变成的野篦坊。啊,也不是真的走访寻找,关于这部分……”

  “我明白。”

  “那我就放心了。刚才说的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很明确,但我从约二十年前就在想了。当时我才是八九岁,还很年轻呢,是个毛头小子。只是……我的老家是卖鱼的,因为家里干的是这一行,也没法子念什么书。而且我是次男,不能继承家业,也没有钱。总之,调查这类事情,是我的兴趣。”

  “这样啊……”

  调查研究野篦坊这种事,也不可能当成正职了来干。

  “然后,在我二十二岁的时候,得到了天启。”

  “天启?”

  “天启。恰好就在我当上警官那一年,我偶然得到了一个古绘卷。是我爱好艺术的舅舅过世后,当做遗物跟给我的……”

  光保略微坐直,转过身去,望向房间右上角,像在确认什么。我随着他的视线望去,那里祭祀者一个小神龛。光保站起来,来到神龛前拍手拜神,行礼后,把下面的椅子当成踏脚台,从神龛里取出了一样东西。

  “……就是这个卷轴。我没有请人鉴定过,所以不晓得值不值钱,不过这一定是明治以前的东西。上面写着鸟羽僧正(注:鸟羽僧正〈一〇五三~一一四〇〉为平安时代后期的天台宗僧侣,法名觉猷,精于绘画,据传为《鸟兽戏画》的作者。对密教图画的研究整理极有贡献。)御真笔。我也不晓得鸟羽僧正是什么样的人物……”

  “啊,那个……”

  ——我知道这个绘卷。

  “……记得是……”

  “您知道?不愧是小说家,真不愧是小说家。”光保絮叨说。“您知道鸟羽僧正?”

  “嗯,鸟羽僧正我也知道……,重点是那份绘卷,呃……那是……”

  “您知道这个?这是妖怪的画呢。”

  “果然……”

  八成是从中禅寺那里听来的。我完全不记得是在何时、在什么状况下听来的,但我记得曾经听说过,据传是鸟羽僧正所画的妖怪绘卷在某处流传。

  不过我记得朋友好像也说,据传是鸟羽僧正所画这一点,应该是杜撰的。

  “也不算是知道,只是从我刚才提到的那个朋友那里听说罢了。”

  光保的眉间挤出一条小皱纹。

  “这样啊。哎,世间广阔,竟有如此博学多闻之人呢。不过我竟然能够碰上连这种东西都通晓的人,这又让人感觉世间狭小了。世界究竟是大还是笑呢?愈想愈不明白了。”

  光保说着奇妙的道理,万分谨慎地在桌上展开卷轴。

  “您知道的话就好说了。这是题为《百鬼图》的卷轴,上面画了好几种妖怪。因为很可怕,我没有仔细算过。喏,这画很恐怖吧?东西十分古老,纸也破破烂烂了。这个怎么读呢?我看不懂这种像蚯蚓爬的字。这个是平假名,还读得出来哪。”

  光保抓起小型眼镜的链子。

  “欸,这个字是……休吗?是咻啊。咻嘶卑……吧?这个是……呜汪呜汪,长得很恐怖呢。这个是天狗吧。哎呀,真是太奇形怪状了。”

  他的眼睛熠熠生辉。

  光保早已忘了我的存在,埋首画中。那有些脱离常轨的态度让我有点畏缩,不过生性爱凑热闹的我,最后还是探出身体,望向古绘卷。

  变色的纸上,横行着一大群带有异国风味形象的异形。尽管已经褪色,而且处处斑驳,有着艳毒鲜丽色彩的妖怪画经过漫长的岁月,依然散发出十足的妖气。

  “喏,好厉害。关口先生,快看啊。真是恶心。这个是……呃,姑获鸟。旁边有写假名的读音。这个是……唔,欧多罗欧多罗吗?感觉好像会被抓去吃掉似的。这个不会念呢……是涂吗?涂……佛吗?”

  我朦胧地会想出来。

  朋友向我说明过,虽然不知道真伪,不过传说这些画室狩野派(注:日本自室町时代中期至明治时代画坛最大的流派,以狩野正信〈一四三四~一五三〇〉为始祖。江户时代,此派画家探幽寺一门为幕府的御用画师。)一个叫什么的画师的作品,被弟子一一临摹而流传下来。记得当时聊到它也是中禅寺所收藏的《画图百鬼夜行》这本江户时代的妖怪大全的底本。《画图百鬼夜行》我倒是在中禅寺那里看过好几次,记得它的线条相当流畅,画工精巧,称得上是画的好的一类。

  若比照这个记忆,现在摊在桌上的《百鬼图》中的妖怪,上头描绘的异形形态确实相似,但是每种妖怪的画法都显得朴拙俗气。就连外行人也看得出来。

  但是正因为不洗练,我觉得《百鬼图》的画更令人毛骨悚然。

  “这个,就是这个。”光保说。“喏,野篦坊。关口先生,读得出来吧?这是野,然后这是篦。请看……”

  我的视线落向光保浮肿的指尖。

  是一团东西,肥胖柔软的东西。

  是灰褐色的肉块,或者形容为腐肉比较恰当?

  鼓胀松弛,浮肿皱起。

  但是仔细一看,肉块上有着像是手脚的东西。

  肉块长着如象腿般的双足。

  上头那丑陋、松弛的皱纹,看起来也像是一张脸。

  表情像是在笑,也像是悲伤。

  巨大的脸上……长着手脚。

  这实在不像是这个世上的生物,是个丑怪的肉块,畸形极了。

  “这就是……野篦坊……吗?”

  “是野篦坊啊。所谓野篦坊,并不是没有脸的妖怪。它不仅有脸,而且这岂不是一张大脸吗?所以和有没有脸没有关系,这种平滑的质感才是重点。所谓野篦坊,是没有凹凸、无法捉摸的平滑妖怪。所以这样就对了。”

  “你说它……指的不是没有脸的妖怪?”

  “因为它有脸啊,根本是只有脸吧?”

  光保说的没错。

  “我没看过哪一张古画的野篦坊长得像人的。”光保说。“但我并没有积极地调查,所以或许有吧。不过妖怪歌留多(注:歌留多为一种游戏用的纸牌,上面印有各种图样花纹或诗句。)之类的也没有野篦坊吧?”

  “呃,我没见过你说的妖怪纸牌……”

  光保这么一说,我也觉得确实如此。小泉八云的小说里出现的妖怪——也就是无脸人的画,的确并不常见。关于这一点,我亟欲知道喜爱妖怪的朋友的意见。

  “那么……光保先生,你的意思是,野篦坊这个名字用来指称人形的无脸妖怪,是后世的事吗?”

  “没错,我想要读读您说的中国古籍的理由就在这里。那本中国的书里,不是有无脸女子登场吗?可是不叫做野篦坊吧?”

  “这……因为是中国的书籍……”

  中国话里有相当于野篦坊(nopperabō,意为平滑)的字汇吗?在我询问之前,光保开口了:“我在中国呆了很久,也学会了当地的话。可是,我想并没有意为无脸人的单字。日本也是吧?先有nopperi或nuppri(注:意思皆为平滑、平坦。)这类单字。然后,先是画在这里的肉块妖怪被这么称呼,之后无脸的妖怪也跟着被这么叫……”

  “哦……”

  “……野篦坊这个字啊,与其说是妖怪的名字,更应该说是形容词。是形容平滑没有凹凸的模样。例如:这家伙就像个野篦坊一样。也有愚钝的意思,我们也说noppperapon(呆板的人)呢。像是norarikurari(左右闪躲)、nurakura(滑溜溜),还有nupperi(光滑)也是。而这些词变成了妖怪的名字。调查方言的话,还有nuppeppō、nopperapō、nuhhehhō等等。”

  “哦……”

  大同小异。

  “关口先生,听好了……”光保似乎很兴奋。“……野篦坊的坊并不是指和尚的坊喔(注:日文中的“坊”字,原指僧侣的住居,后世沿用来称呼僧侣。)。如果是和尚的坊,音就不应该会变成hō或pō。”

  “哦,或许是吧。”

  光保薄薄小小的嘴角满是泡沫。“我们不会称和尚(お坊さん,obōsan)为opōsan或ohōsan吧。坊主(bōzu,僧侣)也不说pōzu或hōzu吧。”

  “是不会这么说。”

  “就是吧。然后,也有叫做zunberabō或zuberahō的妖怪。这些名字好像是来自于松散无力的zubora(懒散)或zubera(吊儿郎当)。”

  “哦,难怪……”

  “所以,所谓zunberabō,就是zumbera的bō。我认为所谓野篦坊(noppera-bō),同样指的也就是noppera的bō……”

  “bō?”

  完全不晓得他在讲什么。

  “什么叫bō?”

  光保不晓得从哪里拿出手巾来,擦了擦额头和嘴巴。然后语气极为冷淡地说:“总算要进入正题了。我认为,那个字原本应该是hō。”

  “hō……?”

  “没错。坊主(和尚)的坊(bō)字再怎么变,读音也不会变成hō,但是hō的话,倒是有可能变成bō。上面连接别的字的话,有的时候清音会变成浊音不是吗(注:日文中,清音为k、s、r、h(f)音起头的字母,浊音则为g、z、d、b音起头的字母,另外,p音起头的字母成为半浊音。有时候两个词汇复合为一个词汇时,后接语的语头清音会有浊音化现象。)?风吕(furo,浴室、入浴)也是,像一番风吕(ichiibanburo,第一个洗澡)或五右卫门风吕(goemonburo,铁锅澡盆),furo的读音会变成buro。蒲团(futon,棉被)也是,像是羽根蒲团(hanebuton,羽毛被)。塀(hei,围墙)也一样,板塀(ita-bei,板墙)、黑塀(kurobei,黑墙),一样会变成浊音。池袋(ikebukuro)也不念作ikefukuro。ha、hi、fu、he、ho的发音会变成ba、bi、bu、be、bo。”

  “是这样没错……,所以你说的hō指的是什么?我不晓得什么hō。是指凤凰(hōō)的凤吗?”

  “先别急。”光保扬手。“那个hō是什么,正是我常年以来的课题……”

  光保抹了一下脸。

  他在擦汗。

  “……长久以来,我一直弄不懂。因为我只是一介卖鱼郎的儿子,就算想调查,也无从调查起。话虽如此,这也不是什么不弄清楚就会死的重大问题。”

  “但是啊,关口先生……”光保再一次正襟危坐,上身前倾。“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得到这个绘卷的同一年,从会津迁到静冈,当上了警官。至于为什么是静冈,因为我舅舅就住在那里,是他给了我绘卷……”

  “那个爱好艺术的?”

  “对。他是家母的哥哥,热中于研究国学(注:国学指研究儒学及佛教等外来思想传入日本以前的日本固有文化及精神的学问。),动辄收集古物,惹得舅母生气,舅舅对我说:‘你与其游手好闲,倒不如去干点对国家有贡献的工作。’还说:‘到我这里来,让我从头锻炼你。’没想到我一过去,他就心脏病发过世了。但是啊,关口先生……”

  光保露出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表情。“巧的是……这问题的关键也在静冈。”

  “关键……?”

  “没错,关键。舅舅过世时,我从舅母那里连同这个绘卷,得到了几本古文书,我就算收下,我也看不懂……。那种古文书,我不可能看得懂,所以我全部卖掉了。不过里面掺杂了一本江户时代的随笔,叫做《一宵话》。”

  光保这次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取出一本线装书。

  “就是这个,只有这本书我后来要回来了。着说是偶然,也是偶然。我卖书的那家旧书店,似乎原本就觊觎着舅舅的藏书,而且老板也是个好事者……”

  “开旧书店的多半都是好事者。”

  “这样吗?老板说他闲暇时读了买来的书,这本书好像是尾张藩的御用学者,一个叫秦鼎的人写的随笔,听说直到不久前,还因为某些理由——详细情形我已经忘了——被认为是别人所写的作品。而一位姓森的学者发现了古本,才推翻了定论。这好像就是比较旧的那本书,所以价钱相当高,也是一本大有来头的书,老板忍不住拿来读了。结果内容意外地有趣,因为太有趣,他联络了我。”

  “特地联络你?”

  “是的,他写信给我。因为我大方地出售了许多珍本,所以让他很有好感吧。虽然现在想想,或许我是被坑了。不过我也不晓得书的行情怎么样,所以也无所谓啦。我想她或许是以出乎意外的便宜价格买到了珍本,感到内疚吧。而我当时在三岛担任警官,舅舅的家还有那家旧书店都在沼津,所以我轮休的时候,就去了那家旧书店。我永远忘不了,那是十八年前,昭和十年的元月。”

  当时还是个菜鸟警官的光保到访,旧书店的老板非常高兴,将随笔的内容生动滑稽地讲述给他听。

  “我听到他冗长的说明,突然被某句话给触动了,就是这个部分。关口先生是作家,应该读得懂这些吧?根据我所拜读的您的大作来看,这类作品正是关口先生的世界吧?是关口先生的世界吧?”

  改变音调,重复着同一个句子,似乎是光保的习惯。我激烈地摇手否定,几乎快把手给甩断,夸张地反应说:“我不懂,我看不懂。”

  “这样啊,我感觉您应该读得懂。这是其中叫做《异人》的章节。旁边写了些什么对吧?听说写着:这似乎发生于庆长十四年(一六〇九)四月四日的事,但实情不详。”

  “庆长……一六〇〇年吗?江户幕府刚成立的时候?”

  “是啊,应该是吧,我对这方面不清楚。然后呢,这里写着:神祖——听说这指的是家康公(德川家康〈一五四二~一六一六〉,成立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神祖居骏河时……”

  “骏河指的是骏府城吗?”

  “应该是吧,那时候家康是住在骏府城吧。虽然不晓得是不是偶然,不过那个时候,庭院里出现了怪东西。”

  “怪东西?”

  “对。呃,上面写道:形如小儿,或称肉人者。还说有手,但是没有手指。它用没有手指的手指着上方。众人都大为惊恐,说是妖物。要是有那种东西突然冒出来,那真的很可怕。但是呢,关口先生,重点来了,这上面写着‘肉人’两个字,就是这里,真的这么写着。字您看得懂吗?”

  我识字,但是看不懂古文。我只是不擅长辨认变体假名和古文罢了。

  仔细一看,确实可以看出一个像是“肉”的字。

  “什么叫肉人呢?”光保问。

  “不晓得。”

  “这种形容不寻常吧?既然叫做肉人,形状应该近似人类,但说是人形的肉,也很奇怪对吧……?”

  光保这么说,我还是不晓得该怎么答腔。

  “人类和野兽都有肉。特地强调肉的理由……是因为没有毛吗?”光保说。

  “应该是吧,会不会感觉像是剥掉毛皮的动物?”

  “我也这么认为,可是上面写的是肉——人。人一般是没有毛的。啊,不是因为我头快秃了才这么说,我说的是身体。啊,关口先生这种型的,上了年纪也很危险,脑袋瓜都是有一天就突然秃光的。”

  “什么?”

  “嗯,这要是猪还是猿猴,那还可以理解。像是肉猪或肉猿……就是没有毛的动物嘛。可是上面写的是肉人对吧?并不是说没有皮肤之类吧?要是筋肉裸露在外的话,不是应该会写无皮人吗?如果是肉很多……那应该会写肥,那样一来,就单纯是个巨汉了。然后上面还说没有手指,换句话说,这指的是光溜溜、没有凹凸、肥肥软软的东西。却又有手脚,所以是肉的人,也就是……”光保指向野篦坊的画。“我认为就是这个。”

  “原来如此。的确,这有肉人的感觉。”

  “没错吧,没错吧。”光保一脸点了好几次头。

  “可是,光保先生,光是这样……”

  “问题不在这里。”光保皱起眉头,手指按上眉间,调整眼镜的位置。“接下来的记述才是问题。上面写道,家康公说这个肉人很恶心,吩咐下人把它赶走,结果它被赶到另一边的山里去了。但是肉人被赶走以后,来了一个人,说他们真是暴殄天物。”

  “暴殄天物?为什么?”

  “这里写道,那个人说只要吃了那个肉人,就会力大无穷,英勇无双。”

  “吃?这……是拿来吃的吗?”

  我望向图画,多么古怪的食物啊。

  “是拿来吃的。然后,根据那个人的说法,这一定是出现在《白泽图》的封(hō)。”

  “封……?”

  “没错。封,封建时代的封,信封的封。这里有写。喏!是封吧?这不念做fū,而念作hō。我啊,终于找到了……我找到hō了!”

  “哦……”

  多么漫长的路长啊。虽然只是听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话,我却似乎完全被光保感染,仿佛终于邂逅了寻觅多年的答案,感到一股奇妙的满足。

  “如果这是封的话,事情就简单了。平坦的封叫nopperabō,平滑的封就是zuberabō吧?听说也有nururibō或nuribō,也全都是这个封。一定是的。”

  “……是、是这样吗?”

  “就是这样啊。”光保自信满满地说:“当时我大叫快哉呢,十八年前,我心想:就是这个!忍不住抱住旧书店老板的肩膀,大叫谢谢。明明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却蹦蹦跳跳地回家去,高兴了好一阵子。因为这是我常年以来的心头之谜。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却觉得只有这样让人心里不踏实……”

  光保合上《一宵话》。

  “……没有其他记述,这不是很奇怪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找不到其他关于封的记录,岂不是很奇怪?如果野篦坊的坊本来是封的话,应该还有更多其他的记录才对。而且如果这本书的记述——或者说里面那个人说的话是真的,那本《白泽图》里应该会有封才对。”

  我更想去请教中禅寺了。

  他或许知道些什么?

  “有其他记录吗?”

  “没有。我也请教过大学的教授……,但是没有。”

  “那本《白泽图》的书呢?”

  “据说《白泽图》这本书,是记录一头叫做白泽的神兽,在上古时代对中国伟大的帝王——是黄帝吗?——讲述的话,里头记载了一万数千种妖怪的名字和特征,但是听说这些说明本身就是神话了……,所以现在也找不到这本书了。”

  “黄帝啊……”

  “对。听说白泽这种神兽是汉方药(汉方相对于和方而言,指中国传至日本的医术,汉方药即中药。)的守护神,现在说的‘白泽图’,指的是画有那种神兽形态的护身符,可以避邪。”

  “可是《一宵话》里出现的那个人,不是说的很有自信吗?现在可能找不到,但在过去的那个时代……应该有吧?”

  “有的。”光保若无其事地说。

  因为他说得太稀松平常,我差点就这么听过就算了。

  “你刚才……说什么?”

  “有啊,白泽图,还有……封。”

  “在哪里?”

  “就在……”光保说。“hebito村的佐伯家里。”

  “啊……”

  怎么会有这种事?此时我不像样地张大嘴巴,表情一定十足呆蠢。

  说起来,我原本就是为了询问hebito村的事,才来到位于南千住的这家光保装潢店的。口才笨拙的我怎么样都无法进入正题,而光保热心讲述野篦坊的事又相当有趣,所以我不小心就错失了开口的时机。不,我应该没错过开口的时机……

  “啊……所以……”

  仔细想想,光保应该打从一开始就知道我拜访的理由了。光保应该是委托人,不管他人在怎么怪,也不可能会没完没了地净扯些毫无瓜葛的事。一直以为毫无瓜葛的我才有问题。

  “没错,就是这样。记得……我是在十六年前的昭和十二年春天被派遣到hebito村的驻在所,关于这个部分,关口先生已经知道了吧?”

  “嗯,我听说了。”

  前提是妹尾说的内容正确无误,但是我多少还有些存疑。

  “那么……我就不再多做说明了。就如您所知道的,也可能一切都是我的妄想。那样的话,我一定相当……不,是完完全全地疯了。但是我无法判断。我只是述说我所知道的,我认为真实的状况。”

  我想,完全无法相信自己的记忆,一定令人极度不安。因为我也曾经陷入相同的精神不稳定状态。但是我的情况是自己没出息、没用,而卧对于这样的自己,半自主地感到不信任。不安的要素存在于内部,我并没有遭到外部的否定。然而光保的情形不同。

  否定他的记忆的是外在的人,是第三者。

  光保取下眼镜。

  “如此这般,我得到了天启,发现封就是野篦坊的真实面貌。您可能会觉得我这个说法太夸张,但是对我来说,那真的就是天启。因为这完全是在机缘巧合下得到的结论,但是我却从此无法再前进任何一步,陷入胶着状态。要是舅舅还活着就好了,我只是一介卖鱼郎的儿子变成了一介巡查罢了,根本束手无策呀,毫无办法。”

  这……是当然的吧,无从调查起。

  “所以我寻找熟悉骏河以及伊豆历史传说的人,询问他们的意见。我想,或许会有一些关于封的传说流传下来。就算没有记录,或许也有口传留下。但是,完全没有线索。在调查当中,我收到了任命书,被调派到中伊豆山中的驻在所。hebito村,字时窗户的户、人群的人。或许您会奇怪,户怎么会念做he,不过青森也有八户(hechinohe)跟三户(sannohe)这样的地名,就是那个户。bito是人。至于村民的意思,我就不晓得了。”

  原来如此,妹尾也说有个户字。

  光保卷起绘卷,慎重地用绳子绑好,有些轻率地摆到神龛上。他的动作让人搞不懂他到底是珍惜还是不在乎那个卷轴。

  “至于地点……”

  光保一边说,一边踏出脚步声,走到房间左端,从壶状物里抽出一个纸筒。壶里插满了成卷的壁纸及和式门窗纸的样本。

  “……这是地图,最新版的。我拜托赤井,好不容易才拿到的。这是沼津一带的无万分之一应急修正版。修正测量还没完成,这是根据美国陆军拍摄的航空照片与两年前美军进行的当地调查资料修复完成的。市面上应该还没有……”

  光保从筒中抽出地图。

  然后他用粗短的手指灵巧地打开。纸似乎卷得很紧,不容易摊开。

  “……就如同您所看到的,上面没有那个村子。”

  光保说道,但是我根本不晓得该看哪里才好。而且地图也还没有完全打开。

  “呃……”

  “田方一带有一座韮山村吧?传说赖朝(源赖朝〈一一四七~一一九九〉,镰仓幕府的初代将军。在平治之乱中被流放到伊豆,后来奉以仁王之命讨伐平氏,开创镰仓幕府。)被流放到那里。在右下方,喏,那里。”

  我找不到。

  我不太会看地图。

  “不是有骏豆铁路吗?循着它网上看,有一个原木车站吧?”

  我用手指头沿着地图上的铁路查看,寻找那个地名。他说的应该是“原木”这两个字。

  “啊,有了。”

  “就在它底下,有个韮山车站,四日町附近。韮山与原木正中央,有一条往山上去的路吧?”

  “啊……啊,有了。”

  “从那条路走上去,越过毘沙门山后,循着没有路的山地北上,一直走,就在那一带。”

  “全都是……山呢。”

  “对,什么都没有吧?航空照片上可能拍不到吧。村子淹没在树林中,大白天里也阴森森的。”

  “就算如此样,至少看得到田地吧?”

  “都是些贫瘠的梯田,勉强足够自给自足而已,规模比家庭菜园大上一点罢了。即使照片上拍到了,也只会被当成杂物吧,杂物。”

  “这样吗?可是……”

  有地图上不存在的村子吗?江户时代或许有可能,但明治以后,国内的每一寸国土都被一一彻查,仔细记录下来不是吗?

  “我在驻在所任职的时候,村子也未登录在地图上。这一带只有明治十九年时测量过一次。第二次测量,是我远渡大陆以后的事了。昭和十八年,是为了征兵而进行的调查吧。所以一定调查得非常缜密,而那个时候,户人村……”

  已经不存在了吗……?

  “不存在了吧。”光保说。“不,或许打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可是啊,我是记得的。到底是怎么样的来龙去脉,才会决定要在那么偏僻的地方设置驻在所?这我就不晓得了。当时警察是由内务省管辖,应该是上头决定的吧。可是你不觉得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可信度吗?因为我根本没有理由那样妄想。”

  “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光保先生,会不会你其实是在邻村的驻在所……”

  这是妹尾想到的。

  “邻村……,您是说是奈古谷吗?以村来说的话,那里已经算是韮山村了。”

  “韮山吗……?”

  这和我的想象相去甚远。我从妹尾的说明得到的印象,是山的地表上有好几个小村子,而当中的一个消失了。也可能是因为我怎么样都没办法跳脱最初想到的合并或废村等最符合现实的印象吧。但是……

  从地图上来看,紧邻的村子——韮山村很大。相反地,户人村是个连地图都没有记载的小村子。这太小了,规模相差太远,根本无从比较。再加上从相关位置来看,户人村只能说是独自坐落于山中。前往户人村的道路,并不能通往户人村以外的村落。所以……

  不可能搞错。

  “这……那……”

  我想不出该问什么问题。

  光保似乎察觉了我的心情。

  “哦,您从妹尾那里听说了什么是吧?是去年我去找村子时的事吗?那一带的住址记载的是韮山。说是邻村的话,也算是邻村啦。”

  “那……不可能是搞错路,或是记错地址吗?”

  “不可能。”光保说道,用食指敲敲额头。“唯一能够想到的可能性,就是我的脑袋已经错乱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或许真的是这样,不过您就当做妄想,姑且听之吧。收到任命书以后,我没有理由违抗,再加上原本我就对这块土地不熟悉,一点都不觉得这个命令哪里奇怪。只是现在回想,是有些不对劲。”

  “怎么个……不对劲?”

  “呵呵呵呵……”光保抿嘴笑了。“我记得好像有人对我说:‘怎么会被派到那种鬼地方去?’”

  “是谁说的?”

  “上司。”光保说。“不过,我只是隐约记得啦。当时的警察就像军人一样,不能对命令有任何质疑。所以都过了十五六年,我才觉得好像有这么一回事,不能指望我的记忆确实呢。”

  光保很冷静,要是我的话,“这么觉得”一定会在一眨眼的功夫变成“绝对如此”吧。我会这么信以为真,所以我才更不能相信自己。

  “我收拾行李,当天就前往当地了。那里电话自然不用说,连电都没有。话虽如此,当时和现在不同,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但是我是警察,没有电话还是很不方便。那时我心想这真是伤脑筋,万一发生状况,若要请求支援,都得跑上好几个小时的山路呢。我没有自信可以胜任。可是却有人莫名其妙地说什么正因为村子偏僻落后,所以更需要派驻警察……”

  事有蹊跷,实在说不通。

  “……村子入口有一家三木屋杂货店。说是杂货店,也只是进一些干货、绳索等村里没办法自行生产的东西来卖,赚些跑腿钱,不算是经营杂货店,只能说是非务农的人家罢了。那一家的老板是个有趣的老头子,对……他说女儿嫁到韮山村去了,还有孙子什么的,孙子现在应该也年纪不小了吧。如果我的脑袋正常的话啦。”光保说。

  “杂货店前面——说是前面,也距离相当远——有一户养马的人家,姓小畠,马只限于有急事到韮山时使用,他们并不是靠贩卖牲口来维持生计。只是没有他们的马,村民会感到不便,所以才待在那里,其实也是农家,姓小畠的还有其他五户,全都是农家,贫农,而且全都是老人。”

  “年轻人呢?”

  “有是有。小畠本家的继承人,一个叫佑吉的,当时才二十五岁左右……,现在大概四十了吧……,如果实际存在的话。”

  不是“如果活着的话”,而是“如果实际存在的话”,感觉实在很不踏实。

  “然后还有六户姓久能的人家,三户姓八濑的人家。因为没有店号,叫姓的话会混乱,所以大家几乎都是直呼彼此的名字,整个村子就像个大家庭。然后村子的正中央……”

  “是佐伯家吗?”

  “没错,佐伯家。佐伯家里有七个人。当家的是葵之介,太太叫初音。上代当家甲兵卫已经退隐,还有当家的弟弟乙松、继承人亥之介。然后还有分家的儿子,一个叫甚八的年轻人,像个佣人般被使唤。还有当家的女儿布由,布由长得非常漂亮,就像竹久梦二(竹久梦二〈一八八四~一九三四〉为日本画家、诗人。其插画作品以表情哀愁的美女画为特色。)画里的美人一样。真是漂亮。”

  “年轻……吗?”

  “还是姑娘,很年轻。当时才十四、五岁吧。我不识好歹,喜欢上人家了。啊,真丢脸,竟然说出口了。”

  光保羞红了脸。

  “这事暂且不提,以佐伯家的宅邸为中心,四周远方散步着我刚才说的十六户人家。然后出口……说是出口,再往前走也是山,算是尽头了,那里住着一名医生。”

  “那样的深山里有医生?以位置来看,会去求诊的只有村人吧?”

  “虽说是医生,可不能想象成一般医院喔,只是栋小屋而已。那是佐伯家的分家,就是刚才说的甚八的父亲,名叫佐伯玄藏。他是个汉方医,至于有没有证照就……。他似乎是个仙人了,会煎药草给病人吃,我吃坏肚子的时候,也喝过苦极了的汤药,很有效。跟一般的医生不一样。”

  “驻、驻在所呢?”

  “佐伯家旁边有一间空的小屋。”

  “小屋……?”

  “嗯,小屋,简陋的临时小屋,应该是仓库吧。我会去捡拾柴薪,劈柴生火,自己煮饭,简直成了山中小屋的看守者。伊豆群山,淡淡月光(此为一九四八年由古贺政男作曲,近江俊郎演唱的畅销曲《汤町悲歌》的歌词。)……才没办法有那种闲情逸致呢,而且也没有舞娘会经过……”

  描述都非常具体。如果这是妄想,光保这个人的妄想症肯定已经病入膏肓了。

  “一开始我迟迟无法融入其中。村人也……怎么说,好像藏有秘密似的,说话吞吞吐吐的,而我虽然有维持治安这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却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就像在监视村人,感觉坐立难安。”

  “每个村落多少都会有些封闭之处啊……”

  对于小型共同体而言,国家派遣过来的警官,完全是个异物。就像家里混进了陌生人,等于是不速之客吧。

  “……他们迟迟不愿意打开心房吗?”

  “我不记得曾被恶意对待,可是也不记得他们对我有多亲切。这也是当然的,因为没有共同的话题嘛。”

  这话虽说得直接,不过确实如此。

  “只是,佐伯家的人还算亲切。他们说我是为了村子而来,处处照顾我。像是入浴啊、三餐,几乎都是麻烦佐伯家。当家的和退隐老爷都是很严肃的人,很少见到他们,而且也没说过话,不过太太十分平易近人。然后我跟亥之介还有甚八年龄相近,过了半年左右,也变得熟稔了。布由小姐也……那个……呵呵呵呵。”光保把手按在嘴上,抿嘴笑道。“虽然我们之间什么都没有啦。我是个警官,要是有什么就糟糕了。可是她真的是个温柔的好姑娘,然后……”

  光保像在做梦般远远地望向斜上方,述说着不知道是事实还是妄想的过去。

  他说事情发生在秋天。

  光保住进村里,过了约莫半年。

  “……那时,我和亥之介已经很熟,两个人会聊天了。至于甚八,他是公桑、公桑的叫我,三不五时就会拿酒过来。所以我听说了不少佐伯家的事……”

  据说佐伯家系统流传已久,甚至不知道现在是第几代了。

  村里的三个家族——小畠、八濑、久能,全都是佐伯家佣人的后裔。

  主从关系表面上虽然已经解除了,但村子里依然存在不成文的严格规范。

  “……甚八说,不晓得为什么,佐伯家的媳妇尽管是附近城镇身家良好的女孩,却愿意嫁到这种深山来。他总是说自己是分家的人,而且祖父那个样子,害他连个媳妇都娶不到,抱怨个没完。”

  “……祖父那个样子,是什么意思呢?”

  “哦,甚八的祖父——也就是医生玄藏的父亲。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他是退隐老爷的胞弟,与本家不和,年轻时就时常惹是生非,破坏村里的秩序。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最后他被赶出村子,好像成了蛇桥一带某户望族的养子,结果在那里也惹出事端,最后离家出走。流浪了几年后,他在明治末年带着儿子玄藏回到了村子。虽然回来了,可是还是和村子里的众人合不来。结果一下子离开、一下子回来,就这样来来去去的。玄藏对父亲忍无可忍,在大正年间断绝了亲子关系,成了佐伯家的养子,改性佐伯,定居在村子里,娶了村里的姑娘,生了甚八——内情就是这么复杂。真的很复杂哪。甚八虽然算是分家的人,但是在村子里总是多少抬不起头来。”

  甚八这个青年,似乎为了自己尴尬的身份感到羞愧。

  “哎,说起甚八,母亲是村里的姑娘,所以他也等于佣人的后代。可是我想他应该没有收到明显的歧视,反而甚八在待人接物上格外客气。至于那个近乎断绝关系的祖父,当时每年都会回来一两次,每次一回来,就大吵一架。反倒这件事才麻烦……。不过甚八和继承人亥之介倒是相处得还算好。”光保说道。

  “他们很要好吗?”

  “普普通通。现在想想,或许甚八是迷恋上了布由小姐,但也有可能不是啦。总不会是爱上太太吧……?不知道,人心是很难捉摸的。感觉上,他对本家有种难以割舍的依恋……”

  “记不得那是九月,还是已经十月了……”光保望向更远处说。

  村里来了一名陌生男子。

  男子肩上背了一个极大的江户紫(注:一种日本染色名,为偏蓝的紫色。)包袱,深深地戴了一顶鸭舌帽,脚上扎着绑腿……

  男子一步步地爬上山来。

  男子看见光保时,吃了一惊。

  他一定没想到这样的深山僻野中竟然会有警官吧。

  光保询问对方身份,男子回答他是个卖药郎。

  经他这么一说,仔细一看,男子的确实镇上经常看到的越中富山卖药郎打扮。

  “以往负责的人因为久病不愈,不能过来了。从今年起,换成小的负责这一带。”男子殷勤有礼地说。

  “那个人是来找玄藏先生的。还很年轻……,是啊,大概二十出头,气色很糟,他是所谓的家庭药品推销员。”

  玄藏好歹也是医生,医生怎么可能会家庭药品呢?光保感到怀疑。

  “……此时正巧亥之介过来,向他打招呼说:‘咦?新的卖药郎吗?辛苦了。’听甚八说,玄藏先生在村子定居下来以前,住在富山一带,拜某个汉方医师为师。虽然玄藏先生平素会摘些附近的药草,或煎或磨地调制药剂,不过开业以后,每年春秋两次,都会请富山的师父送些丸药、解热镇痛剂、丸金丹(注:一种提神、解毒,适用于各种症状的黑色丸药,是日本从前的家庭常备药。)之类的药过来……”

  卖药郎和亥之介在光保面前,说着前任卖药因为风湿而行走不便、卖药的反而不顾身子等话题,融洽地聊了一阵子。

  “……我本来只是漫不经心地听着,然而就像我刚才说的,突然听到一句话,接下来话就这么传进耳中来了。”

  “什么……话?”

  “当然是和野篦坊有关的话。”

  “什么?”

  “白泽图。”

  白泽图——这三个字从卖药郎的口中冒了出来,耳尖的光保自然不会错过。

  光保慌忙注视两人。亥之介霎时脸色一白,卖药郎一脸狼狈。亥之介把卖药郎往光保的小屋拉过去,并且小声、激动地说些什么。光保马上察觉这是不能让外来的警官听见的事,却无法保持沉默,他凑到旁边去,竖起耳朵来。他硬是说服自己,既然想隐瞒警方,肯定不是什么正经事。

  亥之介逼问卖药郎:

  ——这话你从哪里听来的?

  ——这……之前巡回的人。

  ——说谎,那个男的不可能知道。

  ——小的没有说谎。

  卖药郎哆嗦着,从怀里取出一张纸摊开。

  ——这、这是小的白泽图,是我们避邪的护身符。

  ——白泽是我们的守护神,因为之前的人每年都会过来,在偶然的情况下得知了贵府的那个……

  ——因为名称相同,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传自上古的药方。

  亥之介从卖药郎手中抢下纸来,凝视片刻,揉成团收进怀里,静静地说:

  ——是玄藏叔说的吗?还是甚八?难道是叔公?

  ——算了,总之无论如何,你千万不可以在这个村子提起那个名字。

  ——幸好听到的是我,要是被老爸听见了……

  ——你就等着吃不完兜着走。

  ——小的没有恶意,小的不敢再提了,请大爷原谅小的……

  卖药郎直赔不是,连滚带爬地离开了。

  “卖药郎走掉以后,我一把抓住亥之介,把他拖进自己的小屋,关上了门。我把那扇歪歪斜斜的门给扎扎实实地关上了。”

  “然后……你问了缘由吗?”

  “是啊,我问了。”

  光保答得很轻松。碰上那种状况,换作是我绝对问不出口吧。

  “其实我也觉得那样做似乎很不恰当,可是我就是按捺不住,完全没办法。所以我直截了当问他:‘你说白泽图怎么了?’没错,我问了。‘你知道白泽图吗?难道白泽图在这里吗?白泽图……’”

  光保平日大而化之,此时却激动不已,亥之介被他吓了一跳,安抚马匹似的劝阻他后,回到道:“拜托,请你当做没这回事……”

  “怎么可能就这么算了呢?我好歹也是个警告,必须维护村子的治安。我说:‘亥之介啊,我忝为村子的一员,鞠躬尽瘁到今天,一直以为和你是一家人,没想到你竟然如此不信任我……’,然后又说:‘你可别把我和那种居无定所的药贩子拿来相提并论。’此时……”

  此时甚八溜了进来。看样子,甚八一直躲在暗处观看这场骚动。甚八说:

  ——亥之兄,你不是总是说吗“

  ——说你不愿意被这个家束缚,说你已经受够这些老掉牙的规矩了。我也同意你的话。

  ——我的身份不能继承家业,但是只要佐伯家存在一天,我就是佣人、奴仆。——亥之兄,你不是这么对我说过吗?

  ——说轮到你当家以后,绝不会再这样继续下去。

  ——说你要把这个家连同山林一起卖了,把钱分给我和家父玄藏。

  ——把你束缚在这个家的旧习,它的根源就是那个东西吧?

  ——我不晓得它有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但全都因为有那个东西……

  亥之介听着甚八的话,露出极为沉痛的表情,思量良久,回答:

  ——公平先生,不可泄露白泽图之事,这是佐伯家——户人村的规矩。

  ——可是就像甚八刚才说的,我已经受够了。

  ——但是……

  亥之介在犹豫。

  “他在犹豫到底还要不要遵守老掉牙对的迷信吗?”

  “那算迷信吗?”光保说,眨了几次眼睛。“就意义来说,算是迷信吧。然后,我突然同情起亥之介来了。因为这事对他来说很严重吧?很严重的。然而说到我,我追问的动机只是为了野篦坊,并没有太重要的理由。所以我把我为什么想知道白泽图的理由,全部告诉他们。我告诉他们说:‘如果你觉得这理由可笑的话,就不必说了。’然而……”

  亥之介却说出来了。

  ——白泽图这东西。是佐伯家代代由当家继承的秘传古文书。

  ——它被安置在禁忌的内厅,只有佐伯家的当家才能够阅览。

  ——刚才的卖药郎不知何故知晓了这个秘密。

  ——过来商量说能不能让他看看。

  “我浑身发颤,哆嗦个不停。我觉得是野篦坊把我引导到这个村子的,这是命中注定。”

  “说是命中注定会不会太夸张了些?”我说。

  “一点都不夸张。”光保回答。

  “可是光保先生,白泽图是卖药郎都会随身携带的东西吧?那样的话,富山等地不是更多吗?”

  “不,不是那样的。卖药郎身上带的,说穿了是避邪的护身符。而佐伯家流传的是古文书,也就是书籍,书籍哟。”

  “或许是吧,但是真正的白泽图已经佚失……,没错,那应该是黄帝时代的梦幻珍本,不是吗?不管是地点或时代,都相差太远了。”

  光保笑得像孩子似的。“我想,一般都会这么认为的吧。”

  他的口气像是在说“事实上并非如此。”我问:“难道还有什么吗?”

  光保答道:“没错。那个啊……真的就是,关口先生。”

  “真的就是?是什么?”

  “这是佐伯家的……秘密呀。”

  “秘密……?”

  古老望族的秘密。这句话感觉似乎经常耳闻,实则鲜少听到。同时它也是平凡无奇,却又超脱现实的一句话。

  光保继续说下去。“其实,被安置在内厅的,不只有白泽图而已。佐伯家一族其实祭祀着某个东西,代代守护着它。”

  “某个东西?”

  “是的。白泽图只是附属品,本体是别的东西。那个东西呢,亥之介说……是个形似人类,不会死的生物。”

  “不、不会死?”

  “……亥之介是这么说的。亥之介说,佐伯家代代一直守护着它。它住在宅子的内厅里,不会动,但也不会死,就这么一直活着。您相信吗?”

  怎么可能相信?我老实地摇头。

  “我想也是。”光保说。“没错,那时我也无法置信。一般人才不会相信,而且亥之介和甚八好像也不相信。但是他们两个人也说,内厅里肯定有什么东西。然后呢……”

  “然后?”

  “它……被称为君封大人(kunhō)。”

  “君封?”

  “没错。君……封。这不就是封吗?是封吧?”

  “是封吧?是封哟……”光保说着,忙碌地挪动身体,一点一点地往前逼近。我慢慢地往后退去。

  “听好了,关口先生,那是形似人类的生物耶,而且还有白泽图,再加上伊豆是骏河的邻国,越过一座山,就是骏河了。这一定是那个骏府城的封没错吧?不会错吧?”

  “呃……”

  到了这步田地,我的兴趣突然急速减退了。谈话的内容似乎有点超出我可接受的范围了。虽然光保最初说的内容就已经濒临我的临界点,但是直到中盘左右,我都还能认同光保。

  但是……

  为了维持我渺小的常识,我扬手制止有些亢奋的光保。但是光保却不让他小小的嘴唇稍事歇息。

  “关口先生,请听我说。亥之介说,那个君封大人不仅永远不死,只要吃了它的一部分,就能够获得永恒的健康与长寿。只是,能够吃它的只有被选中的人——像是皇帝或帝王。除此之外,都不准吃它。”

  光保站了起来。

  “根据传说,被选中的人迟早会来到户人村。在那之前,藏匿、守护君封大人,就是佐伯一族的使命。每隔几年,当家会独自进入内厅一次,依然白泽图所记载的处方照顾君封大人。那个时候,就能够享用一些君封大人的余惠。所以佐伯家的当家都很长寿。这更接近《一宵话》中的封了。《一宵话》不是说,只要吃了封就能够身体健康吗?”

  “请、请等一下。光保先生,确实是这样没错,可是难道你……”

  光保连眼神都变了。“难道……什么?”

  “难道你是认真的……?”

  光保别有深意地“呵呵呵呵呵”笑了,然后说:“我当然是认真的。”

  “可是……你刚才说一般人不会相信的……”

  “那是一般人啊。”

  “什么一般人,你……你冷静点啊,光保先生。那种东西……那种奇怪的东西不可能存在的。首先,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不死的生物,这你应该明白……”

  “不不不。”光保摇头。“关口先生,的确,我原本也不相信有那种东西。十六年前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我也只把它当成一个传说。那时,我只对《白泽图》有兴趣。但是现在不同了,我现在深信不疑。君封大人是不死身的肉块,是长生不老的神药,返老还童的妙药,能够使受伤的肉体痊愈的迷药。”

  “光保先生,你……”

  “关口先生,我啊,长达十二年的时间身在大陆,亲身体验到了超越人类智识的事物存在。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然后,我逐渐确信佐伯家内厅的那个东西也是真的。”

  “什、什么真的……,你……”

  “我在大陆遭遇了许多恐怖的事,目睹了不可思议的事物,也经历了奇妙的体验。话说回来,关口先生,您知道‘视肉’这东西吗?”

  “是肉?”

  “视觉的视、肉体的肉。据说这是深藏在名山里的肉,或者是埋藏在皇帝的陵墓里。这东西虽然是肉块,却是活的,而且还有两颗眼睛。这种肉不管怎么吃都不会减少,无论怎么切,都会不断地增长,恢复到原来的模样,也不会死。这根本就是君封大人呀。还有,据说打败诸葛亮的司马懿击败公孙渊之前,辽宁出现了一个怪物,就很像这个视肉。那个肉块有好几尺长,上头有张大脸,肥颤颤地行走。这根本就是骏府城的肉人吧?”

  “这、这只是传说……”

  “还有,中国有个叫‘太岁’的东西。”

  光凭我的劝说,根本无力阻止光保。

  “所谓太岁,是埋藏在地底的一种无固定形状的柔软物体,不过这东西也有眼睛,而且眼睛很多。太岁本来是指木星,传说大地的太岁会配合木星的活动,在土中移动。但是这个叫太岁的东西万一被挖出来,就会发生可怕的灾祸。”

  与其说这是传说,毋宁说是神话,已经超出现实了。

  “不不不,这可是真的,”光保说。“我隶属的部队在大陆就挖到了太岁。”

  “挖、挖到太岁?”

  “嗯,挖到了,挖中宝了。当时我们在挖壕沟,挖到太岁时,我们慌了手脚,立刻把它埋回去,但紧接着就发生了传染病,死了三个人,死了三个人呢。”

  “这……”

  “那种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光保斩钉截铁地说。

  “可是,光、光保先生,这、这个世上……”

  “这个世上还是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的。”光保说。“一定存有种黏答答、滑溜溜的未知生物,只是不知为何,嫌少出现在世人眼前而已。野篦坊原本就是种未知的生物,在不知不觉间,它成了没有脸的妖怪,但还是一点一滴地流传了下来。那幅画上肥肥软软的脸……,您也看到了吧?”

  画室看到了,可是……

  “真的很抱歉,可是说它真的存在……我还是无法相信。虽然大陆那里或许还有许多未知的生物……”

  “还有很多啊,”光保使劲皱起淡淡的眉毛。“就算有封也不奇怪。”

  “不,请等一下,重要的是……封,姑且不论哪种脱离常识的东西是否存在,那种陌生的传说留存在静冈的山村里这件事更教我难以信服啊,光保先生。说起来……”

  那个村子本身或许就是一场妄想,不是吗?

  不,这已经不是虚妄或现实的问题了。

  这如果是真实的,那么它就是无限接近虚妄的现实;这如果是妄想,只能说是脱离常规的妄想。而如果一切都只是光保的妄想,就算这类巧合再多,也毫无意义。

  如果一切都只是光保虚构的。如果这一切都是光保的脑子构筑出来的情节,没有道理会不合情理。如果有矛盾的话……

  ——是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吗?

  那么,就算纠正也没有意义。

  “不,光保先生,这样好了。我们退一步想,假设你的体验式真实的好了。即使如此,那种传说……对,例如那个——亥之介跟甚八吗?——又没有可能是那两个人在捉弄你?”

  “捉弄……?我实在不这么认为。就算是我,最初也不是完全相信那个传说,而且还相当存疑。可是啊,关口先生,欺骗警官又有什么好处呢?而且那个秘密传说会被揭露,也是由于一个外来的卖药郎,可以说是不可抗力。所以内厅一定有《白泽图》,也有被称作君封大人的某物——不,某种生物,这是确实的。这教我怎么冷静下来?”

  “这……是这样没错,可是……”

  药商,富山的卖药郎。不知为何,这让我十分挂意。

  “可是光保先生,虽然你说它确实存在,但是你看到它了吗?”

  “怎么可能看到呢?”光保若无其事地说,再次坐下。“听好了,关口先生,我也退让一步,假设不死的生物是漫天大谎好了。可是佐伯家的退隐老爷和当家的葵之介先生好像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不,连村中的老人也似乎全都相信,当时好像还举行了数年一次的仪式。所以那里应该有什么东西,不管是迷信也好、假的也行、骗人的也罢,总是有什么东西在那里,而村人守护着那个来路不明的东西,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而且不是我这个外来者能够轻易窥见的东西。”

  光保说到此,叹了一口气,说:“盲目的信仰真的是很可怕哪,关口先生。日本人也曾经在大陆做出令人发指的行径吧?就算是战争,一般人是做不出那种事的。可是我们却相信着国家至上,动手了。就算动机并不如此单纯,也是因为相信,才做得出来。要是怀疑的话,就不可能做得出那种残酷的行径。美国也是相信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才扔下了原子弹吧?若非如此,绝对不可能做出那种事来。所以啊……,不管怎么样,对那个村子的人而言,那就是真实。”光保总结说。

  确实,盲目的信仰是骇人的。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有些害怕眼前这个人。

  我将不知何时早已别开的视线……转回光保脸上。

  光保的眼神是认真的。

  “那个时候,亥之介答应我。他说:‘轮到我当家的时候,一定会让公平先生看看它。’”

  “光保先生……,所以你……才会去到那个村子……”

  光保闭上眼睛,皱起眉头,慢慢地、深深地点了点头。

  “从那之后,已经是亥之介了。所以我才会去,我想看看君封大人……”

  光保的眼睛不再注视任何东西。

  “……所谓被选中的人,指的应该不是当权者吧?而且或许不只限于一个人。例如,又没有可能说,人权遭到当权者蹂躏、幸福被榨取的人,才有资格分得它,被选中?它或许会为伤残军人——为了所有为国牺牲奉献而身体残疾的人派上用场,对吧?关口先生,您觉得呢……?”

  光保公平光溜溜的脸探向我。

  我别开视线,不知该往哪儿看。

  我默默地,望着亮晶晶的地板。

  3

  风光明媚——我这么想。可是这种感想,只要伶俐一点的孩子都会说,所以我沉默不语。玻璃拉窗擦拭得非常干净,得以将山峦和花草树木等悠闲景色尽收眼底,看起来就像上了框的画一般鲜明。我心想:这样看起来晶亮有光泽,比直视还要美丽。或许是因为有了边框的关系。

  年轻警官从铝制大茶壶将不知道是热水还是热茶的液体倒进茶碗里,开口说道:“这真是奇怪,你问过政府机关了吗?”

  “问过了。”

  “没有收获?”

  “没有。职员全都是年轻人,上了年纪的都是有地位的,对于这方面的事……”

  “不太清楚是吧。”警官——渊脇巡查口吻轻佻地说。“我到这里也才两年。战争结束以后,许多事都面目全非了。当然也不是说过去就这么没了,可是感觉上就像是重新清算过一次,过去的都不算数了。清算的是上头的人嘛。但是像我们,就算被清算,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至于不方便的部分,都给忘了嘛。”

  渊脇笑道。

  他才二十五、六岁吧。

  我磨磨蹭蹭地活了三十几个年头,却仍然没有变成大人的感觉。我认为自己永远都无法成熟。不是青涩,而是不成熟。即使如此,像这样面对年轻人,还是会感觉有一道鸿沟。我虽然不是大人,却也不年轻了。

  我笑不出来。

  “你问过这一带的阿公阿婆了?”

  “问过了。不过也只是沿着道路在院子前招呼,问过七八个人而已。得到的答案都很模糊,像是‘有那种村子吗?’‘好像有呢。’‘或许有吧’还说去看看就知道了。”

  “说的也是。”渊脇又笑了。

  无忧无虑。比起警官,他更适合去做生意。

  “至少我不知道。请看,这是这一带的地图。喏,每一户都有写名字吧?登记册上记载了家庭成员和职业等资料。一有人搬来,我就会立刻过去拜访。你说的地方是……”

  渊脇用食指画过地图。

  “哦……哇,这可真远,我只去过一次呢,可是这里住的是熊田家,还有田山家跟村上家。这户是空屋,这里也是空屋,这里……是须藤家,完全不一样。”

  “是不一样。”

  “会不会是搞错了?这一带的居民全都是老人。虽说从事的是农业,不过应该是靠家人寄来的生活费过日子吧,我去拜访时这么听说过。然、后……嗯?”

  渊脇露出一脸纳闷的样子。

  “没有那么大的宅子啊。你说的应该是这一带……,我没有去过。这份地图连空屋都记载上去了,不过不是测量描绘的地图。用途不一样,是要填写每一户人家资料的。没有哇,你说的那个佐……”

  “佐伯家。”

  “对,没有佐伯家。”

  “没有吗?”

  “没有。”渊脇依旧快活地说。“对了,住在这座山中村落的老人,偶尔也会下来村子。喏,像是岁末年终,不是会采买年货吗?就算住在山上,也是要吃年糕的。”

  “哦,是啊。”

  “像那种时候,就会彼此打打招呼,或是聊聊天。碰面时,他们也会说‘警察先生,辛苦了’。可是像那种大宅子,我从来没听说过呢。”

  “你说的是熊田家伙田山家的人?”

  “应该是吧。老实说,我不记得是哪一户的居民,可是既然是从那边下来的,就一定是山中村落的居民。基本上要来取那里,都一定要经过这个驻在所前面的,就只有跟那个村落有关系的人,一定是的。不过我之前都没有注意,因为这里已经是村子边缘了,其他全是……很少有人会经过这里,大概只有邮差吧。”

  “邮差会经过吗?”

  “嗯……大概几个月会经过一次。至于是去熊田家、田山家还是须藤家,我就不知道了。一定是送生活费过去吧。”

  “既然有生活费……,就表示外地有家人亲戚……”

  那些老人是否真的在那里住了七十年以上?……有必要确认。

  “应该有家人吧。”渊脇说着,连同椅子一并旋转,翻开桌上的基本住民登记册,哼歌似地说:“这个不能给你看,不过呢……呃……有了,熊田家,上面有儿子的名字,紧急联络地址……也有写。不过我没有实际确认过地址……哦,须藤家的也写了。这些资料都是自行申报的,这一带不会发生什么紧急状况嘛。但是还是得姑且问一下……。嗯好像每一户在外地都有家人。”

  如果有家人亲戚的话,他们就是历史的证人。对于这些人来说,前方的村落应该就是他们的故乡。

  “那样的话,应该也有这些人的家人来访吧……?”

  “咦?呃,可是我不记得有人来访。你这么一说,真的没有人来过。这些家人真是冷漠,至少过年也该回家一趟嘛。”

  渊脇噘起嘴巴,接着说:“真是不孝到了极点,就算回家露个脸,也不会遭天谴吧?本官的老家在熊本,不过盂兰盆节(佛教中于阴历七月十五供养祖灵的活动,在日本与民间信仰结合,习惯在这段时间返乡扫墓、祭祀等。)扫墓和过年还是会回家。登记册上的亲戚的住址……,哦,全都在静冈县内呢。住得不是很远,不过不是这种乡下地方,而是更大的城镇……。对了,与其在这种小村子探听,倒不如去市公所或县政府那边调查怎么样?”渊脇说。“记录这种东西,愈接近中央就愈多吧。”

  “不……到处都找不到记录,所以只能仰赖记忆了。”

  静冈、三岛和沼津我都去过,也询问过县政府。来到这里之前,我已经执行了所有想得到的方法,只是没有半点收获。

  没有人知道户人村。

  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这我已经预料到了。反正政府机关的文件也追溯不到百年前,我应该去调查更古老的记录或书籍的。但是我没有时间去涉猎文献资料,而且也不擅长这种作业。所以我想到去找精通古籍的中禅寺商量,在出发到伊豆前,打过一次电话给他。然而鲜少出门的书痴好巧不巧不在家,我轻易地就放弃了。

  ——再联络他一次看看吧?

  我想。

  ——中禅寺不行的话……,还有宫村先生。

  宫村香奈男是专营和书的旧书商。

  ——卖药郎,卖药郎?

  为什么?我突然想起这个字眼。卖药郎让我耿耿于怀,这么说来……

  ——还有巡回磨刀师。

  “对了,行商的怎么样呢?他们不会去山里的村落吗?呃,例如说研磨刀刃的磨刀师……,或是卖药郎之类的……”

  “卖药郎?你是说药贩子吗?会带些陀螺、纸气球来卖的人是吧?不会,因为这条路是死路啊,做不了卖卖。能够穿过去,越过山头的路在另一边。”

  “另一边啊……?”

  “对,另一边。一样是山中,不过奈古谷那边有温泉,还有一座名刹国清寺。有座佛堂据说是文觉上人(注:文觉(生卒年不详)为平安末期,镰仓初期的真言宗僧侣,原本为武士,误杀同事妻子而出家。因复兴神护寺之事触怒后白河天皇而遭流放伊豆。后来帮助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但赖朝没后,被流放至佐渡。)被流放的地方。可是啊,这条路在过去的话,就……”

  什么都没有吗……?真的?

  “那么……不就几乎不会有人经过了吗?”

  “我就说没有人会经过了。除了居民跟邮差……,我想想,啊,对了对了,这么说来,去年夏天有美军经过。可能是进驻军吧。”

  “进驻军?”

  “不过这一带没有基地。美军开着吉普车经过这里,不晓得车子可以开到哪里。他们一下子就折返回来了……,到底去做什么呢?”渊脇放下喝到一半的茶杯,纳闷地说。“真奇怪。我刚才说过,会经过这里,就是去那个村子。可是去做什么呢?美国人去慰问贫穷老人家?怎么可能。难道是去送巧克力吗?啊哈哈哈哈。”

  “会不会是测量之类的……”

  光保说,败战后的地图修复,主要是依据美军的航空照片与调查结果。他还说,这一带在两年前做过调查。会不会是后续调查之类的?

  渊脇的头偏向另一边。

  “我觉得不是。如果要进行调查,我这里会收到通知。美军的调查,应该在我调派到这里前就已经结束了。”

  那么……是什么?

  此时,我的心中升起一股诡异感,微弱地盘旋着。

  虽然不到不祥的预感这种程度,却是一种模糊的诡谲感觉。或许只是我多心了。

  但是视情况……

  这或许是起规模庞大的事件。

  怎么个庞大法?为何我会这么想?我没有半点明确依据,然而在我心中,但觉那股厌恶感逐渐壮大。

  “那么……对了,我想大概是去年秋天,我刚才说的朋友,该说是朋友还是……,一个像这样光秃秃的……”

  光保真的来过这里吗?

  “哦,冈保先生。”渊脇说。“对对对,你说去年是吧?去年啊……秋天的话,还不到一年呢。唔哦,我想起来了。没错,那个人长得很像这把茶壶对吧?这么说来,他好像头顶冒着热气,爬着坡上去了。对对对,我想起来了。”

  “你想起来了?”

  “想起来了。”渊脇高兴地回答。“原来如此,是因为这样啊。这么说来,那个人过了近半天的光景,突然脸色大变地跑了下来。他冲进来,大叫着说什么村怎么了,鬼吼鬼叫的。我也不晓得刚才你告诉我的这些因由,只能叫他先冷静下来,结果变得像在鸡同鸭讲一样。”

  “鸡同鸭讲?”

  “鸡同鸭讲……,是啊。然后我给他看了这份地图,告诉他没有他说的那个什么村,结果……他当场昏倒了。”

  原来如此,光保亲身体验了二度怪异的情境。

  “我忙着照顾他,真是累坏了呢。”渊脇说。“现在想想,那个人的确是叫冈保,实在让人印象深刻。可是,我觉得他好像有点不太正常。所以那些胡说八道,应该都是他的幻想吧?是妄想。你也真是个好事之徒,竟然为他那种事千里迢迢地跑到伊豆来。”

  无可否认,我就是好事之徒。

  “不过,这里是个可以悠闲度日的好地方,治安又好。你可以去泡个温泉,疗养疗养身体。我来到这里以后,胖了一贯(注:一贯相当于三·七五公斤。)呢。食物美味,又没有犯罪事件,到目前为止,我只出动过一次,去劝导家庭聚赌而已。”

  渊脇洋溢着发自心底的、没有一丝阴霾的温和笑容,请我喝淡茶。饮尽后,余香掠过鼻腔,我才发现自己喝的是番茶(注:以茶叶摘剩的硬叶制成的次级煎茶。)。

  我望向外面。

  窗框中的情境悠闲至极。

  苍穹高远清澈,绿意深邃剔透。非常适合“洗濯生命”、“洗涤心灵”、“心境焕然一新”等等形容。

  我一时沉醉在景色当中。

  确实,有一种受到洗涤的心情。

  但是受到洗涤的似乎只有表面,中心的黝黯已然顽固地残留着。分不清是神清气爽还是暮气沉沉,不上不下地,教人厌烦。

  我从内袋里取出摺起的剪报。

  就是那篇记载了大屠杀谣言的报道。

  “渊脇先生,请你看看这个。”

  “什么?”

  我递出报纸,渊脇说:“我瞧瞧。”

  我有些紧张。

  渊脇不为所动,说:“这怎么了吗?”

  “这……你怎么想?”

  “怎么想……,就像这上面写的,只是传闻罢了吧?那么久以前的传闻,哪有什么感想?”

  “你怎么能够断定它是传闻?”

  “因为我根本没有听说过这种事啊。”

  “那个时候,渊脇先生几岁?”

  “呃……九岁。”

  “那……还很小。”

  “的确还是个孩子,可是如果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件,一定会知道的。上面说村人全部遇害不是吗?不可能不知道啊。比如这篇报导里面引用的——津山事件是吗?这个我就知道。凶手拿着猎枪跟日本刀,像这样一个接一个砍杀三十多名无辜的村民,对吧?我在《新青年》(注:日本的推理小说杂志,一九二零年至一九五零年间发行,除了翻译介绍海外推理小说,亦培育了许多知名推理作家,如江户川乱步、梦野久作、横沟正史、小栗虫太郎等。)读到的。”

  “你……你说的是《八墓村》吧?渊脇先生,那是侦探小说啊,横沟正史写的。”

  “啊?对呀,这么说来,那里面有名侦探登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名侦探嘛。这样啊,原来是创作啊。可是……我记得……”

  “没错。津山时间好像是那部小说的原型,或者说是灵感来源。可是真正的津山事件你就不知道了吧?”

  “你这么一说……”渊脇说,用中指轻骚面部,就像个自告奋勇地举手,却说错答案的小学生。“……我确实不是很清楚。”

  “当时正值日华事变,所以津山事件虽然是起重大案件,却没有被大肆报导。但是即使如此,大事件还是大事件。虽然没有耸动的报导,消息还是传开来了。不过像你这种年纪的人,就不知道了吧。”

  “哦……”

  如同妹尾说的一样。

  “那样的话,关口先生,你的意思是这篇报导中说的村民大屠杀是真有其事吗?只是我不知道而已,而你……不,某个岁数以上的人都知道吗?”

  “不……”

  不是这样的。

  “这件事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只是觉得没有人知道,并不能成为否定事实的根据。其实我也觉得难以置信。”

  “不不不,不可能有那种事啦。”渊脇发出青蛙般的嘶哑叫声,再次读起报导。“咦?上面说是发生在这附近的事耶!”

  看样子他是跳着读的。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这种事。是这一带对吧?没有啊。H村?根本就没有那种村子。H音开头的话,三岛那边是有个叫二百町的地方……不,不可能。”

  “所以说是……户人村……”

  “就跟你说没有那种村子了嘛。根本不存在的村子,要怎么发生杀人事件?”

  “话……是这么说没错……”

  “就是啊。不过这是知名的全国性报纸,应该不会乱登些空穴来风的假消息,所以就像这里头写的,是恶质的谣言吧……”

  渊脇把报纸往前一推。“……你去问问报社就知道了。”

  “我问过了,分社跟总社都问过了。可是撰写报导的铜原记者已经战死了,当时留任至今的员工也所剩无几,没有人记得这件事,详情不明。另一份地方报纸在战争时与其他报社合并,包括经营者在内全部更迭了,连报纸名称都换了,根本无从追查起。只是……”

  “只是?”

  “地方报上……刊登了津村辰藏这个名字对吧?”

  渊脇把推出去的报纸又拉了过来,再次确认。

  “说是消息来源的人……?”

  “是的,好像确有其人。”

  “你怎么知道?”

  “这一代的老人家记得。我刚才也说过,我只问了七、八个人……,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他。”

  “每个人都知道?”

  “是的,关于户人村没有人明确地记得。可是那个人——磨刀师阿辰,每个人都记得他,说他直到十五年前,每年都会过来。他喜欢喝酒,口头禅是:‘俺以前是个刀匠。’”

  渊脇露出奇怪的表情,探出头询问:“关口先生,你问了哪些人?”我说出我寻访的人家。“哦,那个老爷爷跟那里的老伯啊。”渊脇说着,露出更讶异的表情。

  “……那些老人家的话,脑袋还很清楚,也不是会说谎的人。那样的话,应该是真的吧。然后呢?如果是真的又怎么样呢?”渊脇把脸更往前探。

  “就是……即使大屠杀只是谣言,那也是这一带的谣言吧?而散播谣言的人也真的存在的话,至少那篇报导所指的地方应该存在。若非如此,根本不会变成谣言。”

  “哦,对耶。”不知为何,渊脇垂下肩膀,身体缩了回去。“那……不过……可是……”

  年轻巡查思考着。我有种好似把自己的不安分给别人的奇妙感觉。

  “那个磨刀师阿辰后来……现在在哪里?”

  “关于这一点……”

  说到村里的老人为何会那么清楚地记得磨刀师阿辰,并不是因为磨刀师阿辰很受欢迎,而是他惹上了麻烦。磨刀师阿辰——津村辰藏,在昭和十三年的夏天,被宪兵给抓走了,老人们这么说。

  “宪兵?抓走一般民众?”

  “不清楚究竟是宪兵、警察还是军人。综合我所听到的,磨刀师阿辰这个人每年都会从下田那里上来,夏季就在这一带巡回,然后再从三岛去沼津。听说他在去三岛之前,在菲山这里被抓了。”

  “为啥么?”

  “不知道……”

  听说他是共产党……

  是俄国的间谍呀……

  是国家的叛徒啊……

  是卖国贼啊……

  老人们接二连三说出完全时代错乱的话来。

  他被抓是当然的——每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时代变了,所以正义的标准也变了,但是老人们并没有这种认知。可是,若说他们全都是无法摆脱战前与战时意识形态的国粹主义者,似乎也不对。在他们的脑中,民主主义与军国主义毫不冲突地共存一处。他们是不一样的信念,却也是相同的信念。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我没有回答。

  因为那应该不是事实。实情是老人们认为:如果民众会毫无理由地遭到拘捕,那怎么得了?所以既然被捕,一定是那个人做了什么应该被捕的事,而国家会逮人的理由,出了这类理由以外,别无可能。

  老人们将正义排除在外。

  因为如果怀疑,有些事物就会崩溃。

  “那么……”我凝视渊脇的脸。“……你怎么想呢?渊脇先生。”

  渊脇瞬间露出困惑的表情,很快地低下头,在地图指指点点,计算户数。

  “呃……十五、十六,全部有十七栋屋子,不过有十栋是废弃的,里面的全都是空屋……。从这户须藤加到下一栋空屋,距离相当远……。如果这中间有那个佐……”

  “佐伯家。”

  “有那个佐伯家的话……,加上那户佐伯家,总共有十八户吗?十八户,数字吻合。关、关口先生……”

  渊脇抬起头来,他的表情很无助。“……这、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我就是……为了查明这一点而来的。”

  我应该也一脸无助吧。

  渊脇交抱双臂。

  此刻,我不安的毛病似乎已经完全传染给这名年轻的巡查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我从老人那里问到一个有意思的消息。”

  “什……什么消息?”

  “记得这件事的只有一个人,就住在这附近,那个十字路口前的豆腐店的退隐老爷。他说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他有事到这个驻在所来,和当时的警官聊天。当时,退隐老爷似乎对邮资调涨的事大为光火,此时,有一个像是警官的年轻人,背着大行李过来了……”

  “然后呢?”

  “那名年轻人过来敬礼打招呼,聊了阵子后,往山上去了。驻在所警官好像说‘是新任警官’,但是退隐老爷不记得后来还有再看过他。这件事说不可思议,也算是不可思议。”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我请人调查过了,邮资从明治三十二年起就没有再调涨过,一直到昭和十二年四月一日才又调涨……。光保先生调派到户人村,就是那一年春天。”

  “那么,那名新警官就是……”

  “光保先生吧。”

  我打电话向光保求证,他说他上山到户人村赴任后,一直到被召回沼津的舅母家出征,这段时间一次也没有和菲山的居民接触过。每个月月初他都可以在驻在所——也就是村子边缘的这个场所办妥。只要在这里折返,就不会进去村子里。光保的征兵体检是在沼津做的,当时他也是直接到车站去。春节就在山里过,完全没有被菲山居民看见。

  渊脇更加困惑了。

  “可是那样的话……请等一下,我来整理一下,虚实混淆在一起,乱成一团了。呃,首先是那个……干保先生?冈保先生?”

  “光保。”

  “嗯,那个人。假设那个人真的是十六年前派任到这附近的警官好了。虽然没有确切证据,不过要是每件事都怀疑,会没完没了,就先当成是真的吧。然后是磨刀师阿辰,据说真有其人。报纸上说,他在十五年前散播奇怪的谣言,然后遭到逮捕了。”

  “是啊。”

  “谣传中的村子,与光保先生记忆中的村子一致。但是现实中却不存在符合光保先生记忆的村子,记录上也没有。”

  “不过……”渊脇说,表情纠结在一块了。“疑似光保先生赴任的地点,有一个村子的规模和报导中提到的相当。”

  “是的。”

  “可是,那里却不符合光保先生的记忆。”

  “就是这样。”

  某些部分接合,某些部分兜不拢。

  一切彼此证明一小部分,又彼此否定一小部分。真伪不明的事项全都是些琐碎的问题,然后整体却迷茫不清。

  就仿佛看似无所谓、不值一提的错误累积,结果竟扭曲了整个世界似的,令人莫名地烦躁。

  渊脇说:“这……是二选一。”

  “二选一……?什么意思?”

  “嗯,首先是这篇报导……,无论这是谣言还是事实都无所谓。不管是谣言还是事实,都与主轴无关。问题在于这篇报导中提到,十五年前在这一带,存在着一个拥有十八户、五十一人的H村。关于这一点,并没有太大的歧义。”

  “为什么?”

  “因为这一带实际上就有一个十八户、五十一人规模的村落啊。不过现在只剩下十七栋屋子,七户十二人。只有名称不同而已。”

  “H村……拼音首字母是H的村名吗?”

  “没错。某某村这样的叫法,在颁布市町村制度以前就存在了吧?换句话说,它不一定是地址的正式名称,说穿了只是村落的俗称、绰号。这个菲山村里面,也有多田、长崎、田中等等称呼,仔细想想,只有这座山上的村落没有名称也很奇怪。所以或许在以前,它是以首字母H的俗称来称呼的。因为和其他聚落相距遥远,所以加上村来称呼,而现在那个名称已经失传了。”

  “原来如此。”

  这倒是有可能。

  “所以我们先把这篇报导中的H村当做这前面的村落吧。十五年前,磨刀师阿辰去了前面的村落,偏偏没碰见半个人,所以他便放出了奇妙的风声——有可能是这样。如此一来,问题的范围就缩小了。”

  总觉得渊脇很拼命,拼命地把问题拉往自己居住的世界。

  “什么叫做范围缩小了?”

  “光保先生曾经被派遣到那个H村,对吧?这件事刚才已经确定过了,为了方便起见,暂且把它当成事实。在那里,应该发生了如同光保先生记忆中的事。”

  “你是说,也有佐伯家?”

  “暂且当做这样吧。”

  “可是……并没有佐伯家。”

  “不,不能说现在没有,以前就没有啊。磨刀师阿辰曾经提到,这篇报导里头也写了,所以有可能发生了像是连夜潜逃,或是全家自杀这类事情吧。传染病或大屠杀实在不太可能,所以十之八九是连夜潜逃吧。佐伯家和其他人家连夜潜逃了——在光保先生出征以后。”

  “连夜潜逃?”

  “没错,潜逃,跑路了。”渊脇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可是渊脇先生,现在住在那里的天山家和熊田家,那些人又是从哪里……?”

  “他们没有一起逃走啊。”

  “可是光保先生并不认识那些人啊。”

  “关键就在这里……”

  渊脇拍了一下膝盖。“……关口先生,听好了,这并不是什么复杂的问题,只是光保先生一部分的记忆悖离现实罢了。反正熊田家和田山家从以前就住在H村——我不晓得那是蛇村还是蜥蜴村,只是光保先生记错了……”

  “怎么可能……”

  “就是这样啦。”渊脇再一次拍打膝盖。

  “关口先生,光保先生那个人,容貌是不是和年轻时差很多?”

  “这……”

  他说他变胖了,年轻时应该也还有头发。我这么回答,渊脇便满足地点头说:“就是嘛。他在那里只待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吧?熊田先生他们,虽然还不至于老年痴呆,毕竟也上了年纪,他们忘记光保先生了。问题在于光保先生吧。因为光保先生也忘记对方,事情才会变得这么怪异。再加上政府机关和警署与H村相关的记录都丢失了,才会搞得这么复杂,如此罢了。”

  “唔……”

  渊脇说的没错。

  “如果没烧掉的话,佐伯家的人也……当然或许不叫这个姓,因为这是光保先生的记忆嘛。可是,相当于佐伯家的人的记录或许还保留着。不,或许只是姓氏不同,其实记录还保存在什么地方。一定是这样的,所以……”

  “渊脇先生,请等一下。你刚才说……二选一……”

  “是二选一啊。”

  “什么东西二选一?”

  “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什么村落消失、居民消失这类不可思议的事情。村子还在,人也住在那里。所以不是光保先生记错了,就是村落的居民全都在说谎……不是吗?”

  “居民全都在说谎?”

  “不过这不可能啦。如果现在还在那个村落的十二个人全部串通起来说谎,当然就会变成这种状况啦。可是光保先生会来访,是碰巧的吧?他们不可能事先串通好。而且她们也没有理由骗人吧?所以选项只有一个……”

  渊脇的食指指向我。“光保先生精神错乱了。”

  是这样子吗?

  虽然渊脇如此断定,我却无法就此接受。要是这样就解决了,岂不是最初就解决了,我也不会大老远跑来这种地方了。

  渊脇阖起登记册,说:“话说回来,那位光保先生为什么没有来?”

  “那是……光保先生非常明白自己似乎陷入混乱了。换句话说,他极端害怕是自己的脑袋——精神失常了。他认为如果是自己异常,那么无论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都不可能厘清真相,所以才由第三者的我作为代理人来探究真相……”

  “他很有自知之明嘛。”渊脇大声打断我的话,恢复笑容。“精神状况有问题的人,一般都不会承认自己异常,不过这个人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但是,事实就像他所担心的呢。”

  “可是……”

  “光保先生需要的不是事实,而是修养。去泡泡伊豆的温泉,放松一下就好了。”

  渊脇背过身去,一副“事情解决了”的态度。

  我素手无策,又望向窗外。

  ——有人影。

  一名男子悠然横越窗框而去。男子身穿和服,一件暗红色的薄料和服披风披在身上,前方敞开,轻柔地随风摇摆着。底下穿的像是作务衣(注:僧侣进行清扫作业等劳动时穿的衣服。上衣前面为交叉重叠式,底下则是窄管长裤。),不过应该是白色单衣(注:单衣是单层无衬里的和服,于初夏至初秋时穿着。)搭配黑色窄口宽裤裙。打扮就像个茶人或非局俳人(注:茶人指爱好茶道的人,俳人是指精通日本诗词“俳句”的诗人。)。男子手中提着一个老旧的行李箱,显得格格不入。

  “啊。”

  我叫出声来,渊脇回头。

  “那个人……”

  路过这前面了。

  路过驻在所前面的人……

  是亲属吗?——我一瞬间这么想。

  我打开拉门,把头探出门外。

  “请问……”

  男子回头。

  他的眼神仿佛会射穿他人,下巴厚实,眉毛笔直。

  出乎意外地男子似乎并不年轻,但凌乱蓬松的长发,使得男子的年龄难以判别。

  男子眯起眼睛笑了。“有事吗?”

  声音洪亮。

  “呃、那个,不好意思,你……”

  “我要前往这个前面的村落,有什么问题吗?”

  “你、你……”

  渊脇从后面探出头来。“不好意思,可以请教一下你要去做什么吗?”

  男人闭下唇不语,笑意更浓了。“啊,你是这里的警察先生吗?辛苦了。这是盘问吗?”

  “不、不是的……”

  “没关系,这是你的职责所在。鄙人名叫堂岛静轩,至于职业……我在调查地方的历史和传说,算是个摇笔杆的吧。”

  “历史……和传说?”

  “是的。”男子——堂岛格外清晰地答道“我从几年前开始,就在整理这一带的乡土史。大前年我曾经拜访这上面的人家,采集了一些传说,但是在调查当中,发现了一些教人纳闷的问题。所以我想再次前往拜访,确认一些问题……”

  堂岛说到此,压低声音。“……这有什么问题吗?”

  “呃?”

  “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渊脇被这样一问,转向我这里。这种状况理应由我来说明,但是这件事原本就是否复杂,很难在一时之间简单扼要地交代清楚、也很难向初识的人说明。而且对我这个有点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我含糊不清地蠕动嘴巴,发不出声来。

  堂岛维持笑容,说:“我可以走了吗?”

  然后他慢慢地行了个礼,朝上望着我们,就这样紧盯着我们直起身子,说了声“告辞”,转过身去。

  “请……请等下。”我伸出手,只说了一句话。

  堂岛只回过头来,隔着肩膀望向我。

  “我也……一起去”

  渊脇惊讶地望着我,然后死了心似地说“唉……我……也一起去吧。”

  他牵起脚踏车。

  但是,渊脇的脚踏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被弃置路边了。

  “这么说来,我都忘记了呢。”巡查埋怨道。

  路程并不平坦。

  虽然算是有路,但到处崎岖不平,或中断,或弯曲,有些上坡路嵌入木片或石板权充阶梯,有些坡道甚至垂吊着锁链,必须抓着锁链往上哦啊才行。

  我在路上自我介绍。

  然后将难解的状况,以难解的话语、难解的程序,难解地向堂岛说明。堂岛没有看我,只是“哦?”“嘿?”的应和,有几次难得转过头来,以极为清晰的嗓音说:“真不得了。”

  从途中开始,渊脇加入说明并解释他提出的光保错乱说。被他有条不紊地这么整理,我还是像第一次听到时那样,留下一种无法释然的疙瘩。

  约莫花了一个小时,才大略说明完事。

  堂岛总算把整个身体转向我们,然后他用一种有些做作的口气说:“原来如此……,听起来像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我点头,但渊脇摇头。

  堂岛接着问:“可是……关口先生,如果你知道真相,究竟打算怎么做呢?”

  我还没回答,他已经接着说了下去:“总不可能只是把它写成报导吧?”

  我不晓得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我只会……把它写成报导。”

  “不,不可能。”

  “不可能……?”

  “你已经不记得失地想要知道真相了。你的口气听起来就是如此,你已经无法回头了……不对吗?”

  “这……”

  吱吱吱——山鸟的鸣叫着飞过。

  堂岛背对着山壁站着。“例如说……”

  他的眼神像要射穿人一般。

  “这个世界就是把幻想与现实视为对立,才会变得莫名其妙。我们活在名为现实的幻想怀抱中,同时也怀着名为幻想的现实而活。一般而言,这个世上的现实与幻想是等价交换的。对人而言,幻想无法与现实切割、区别开来……”

  那双笔直、端正的眉毛充满力量。

  “……所以,世上的一切全是不可思议的。我身在此处,还有你身在此处,若说不可思议,也全都是不可思议。这么一想无论是一个村落消失了,或多少人消失了,都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就算过去全都消失不见,但我现在身在此处,你也身在此处,不是吗?”

  “这……”

  “不能接受是吗……?”堂岛说。“……不一定能接受吧。你想要身为你自己。就是因为这么想,你才会觉得不能接受。没错,人总是希望自己就是自己。对你来说,时间是只属于你的。所以你想要把自己和世界区隔开来,视自己是特别的。你想要区别他人与自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会充满不可思议。只要发现自己或许不是自己……,世界上就没有任何谜团了。”

  “什么……意思?”渊脇问道。

  “何谓谜团?就是……不了解的事。谜团指的并非不肯能发生的事。因为世上的一切事象,都是普遍地实际发生的事。发生不可能发生的事,这是矛盾的。无论人类知晓与否,太阳升起是很不可思议的事,对于不知道地动说的人而言,是一个谜团。但是只要了解天体运行的原理,就根本不是什么谜团了,对吧?但是即使了解了原理,天体的运行也不会改变。因此所谓谜团,只不过是人类不了解的事罢了。只要没有人,也就没有谜团。那么所谓人,指的是谁?没错,就是你……”

  堂岛看着我。“……因为有你……就有对你而言的迷。只要你不是你,就没有对你而言的迷了。”

  “我……不是我……”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要照单全收,就没有问题了。人总是置身真实之中,却不承认这一点。若问为什么,因为人想要以自己为基准来揣度世界。因为先用自我这个狭隘的模子为基准来揣度世界,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事。只要领悟到一切都是不可思议,世界便属于你。但是想要维持自己,同时又知晓世界——想要解开一切谜团——就必须将自己这个容器无限扩大,直到与世界同大。这是件难事。所以……”

  披风轻柔地飘动起来。

  “……如果我会阻碍我们领悟真实,舍弃那种无聊的东西,岂不是轻松多了……?”

  堂岛压低嗓音。“你还是想知道吗?”

  “我……”

  我到底在做事很慢?

  ……现在这种情况,是现实吗?

  我是否只是被光保的妄想给吞没了?

  这一切是否都是虚假的?

  我……

  我是我。

  我豁出去了,然后开口:“我……想知道。”

  堂岛眯起眼睛笑了。“这样啊。很好,我明白了。那么走吧,天黑就麻烦了。”

  “喏,就快到了。”不可思议的男子说道,甩动披风转身。

  我就像被吸引过去似的,踏出步伐。

  回头一看,渊脇一脸茫然地跟了上来。

  没有门,也没有标志。没有任何指示村子境界的东西,山中极为唐突地出现了建筑物。那是……

  根据光保的说法,那是一家叫做三木屋的杂货店。

  在地图上,他现在是姓熊田的农家。

  从外表看来,它并不像杂货店。那栋饱经风雪的灰褐色的半腐朽建筑物,一副理应再此的摸样,完全与草木和山中的景色同化了。屋檐下挂着一些作物,却也干枯并褪成褐色,木板屋顶上杂草丛生。

  屋后是绵延的群山。

  “真是宏伟,看看那片山壁……”堂岛仰望山脉。“……这里的居民,就像紧紧攀附在这座大山生活着。简直就像苔藓或岩海苔,依附在某些事物上,才勉强得以生存。”

  堂岛转过头来,露出笑容。“面对如此壮阔的大自然,人类简直有如大象身上的虱子——你们不觉得吗?嘴上虽然了不起似地谈论着什么过去未来,但是虱子不可能理解大象的时间。住在那些屋子里的老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论是雨是晴,都耕作着贫瘠的旱田,吃着芋粥,盖被而眠。他们已经几年、几十年都这么做了。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日子。没有昨天,也没有今天,只是活着……”

  渊脇像是被什么击中似地抬起头来,嘴巴微张,环顾应该已经熟悉的群山,我无法忍受几乎要头晕目眩的预感,麻木地望着渊脇的脖间喉咙。

  “明天和今天是同一天,今天和昨天也是同一天。如果只是相同的日子不断地重复,岂不是等于没有时间?三天还是一年、十年还是七十年,都是一样的,关口先生。”

  ——不管十年,

  ——还是七十年?

  “堂岛先生……你……”

  知道些什么吗?

  “你刚才……不是说这个村落有什么令你感到纳闷的地方吗?”

  “是的,我是这么说过。”堂岛说道,又笑了。“没什么,不足道的小事罢了。”

  “什么不足道的小事?”

  “就是不足道的小事。没错,习俗与风俗这类东西,不同的土地或人家,差异也非常大呢。”

  堂岛拱着肩,往建筑物的方向前进。

  “语言也是。同样的东西,称呼却不同:同样的名称,指的东西却不一样。光是一个鱼钩,只要看看形状,就可以知道是日本海测的,还是太平洋测的,甚至是濑户内海的。新年的装饰、盂兰盆节及五大节日(注:指一月初七人日、三月三日女儿节、三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阳节。)等年中节庆的庆祝方式、从吃饭的规矩到打喷嚏的方法,全都有微妙的不同……”

  堂岛站在门口。

  “像这户人家……”

  门“喀哒”一声打开了。

  一个老人面无表情地站着。

  眼珠浑浊,从高高凸起的颧骨上边到太阳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老人斑。晒得黝黑的头皮上长满了理短的雪白头发,就像撒了一层白粉似的。泛黑的衬衣上穿着铺棉短外套,脖子上挂着像是手巾的东西。老人完全是景色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此。

  “……什么事?”

  “哦,熊田先生,你是熊田有吉先生吧?”

  堂岛这么说的时候,老人浑浊的眼睛不知为何直盯着我看。

  “我是。……你是?”

  “熊、熊田先生……,我是驻在所的……”

  “你是?”——这句话显然是对我说的。渊脇被忽视了。

  “你是……”

  老人推开堂岛般朝我走近一步,堂岛大大地转身,朝老人背后开口:“熊田先生,请让我参观一下府上里面。太太在田里吗?喏,关口先生、警察先生,你们也一起进来吧。打扰了……”

  堂岛轻巧地穿过昏暗的门口。我向老人行礼后,跟了上去。

  一片漆黑,眼睛适应不了。

  这个家里只有臭味和湿气。

  黑暗、简陋、干燥的家。

  眼睛习惯后,却看不到色彩。

  黑白的泥土地房间里,站在一样是黑白的堂岛。

  “哎,要看的地方也没多少。熊田先生,茅厕在哪里……?哦,这边啊。喏,请看,是这里。熊田先生,这是什么?”堂岛指着某处问道。

  梁上挂着装饰品。我定睛细看。

  ——是御币(注一:御币是币束的敬称,是一种祭神道具,用来袯除不祥,一般以两条纸垂夹在细长木棒上制成。)吗?

  看起来向是供奉在神龛或注连绳(注二:系于神灵前方祭神场地的绳索,以禁止不净之物侵入。)上的币束。

  上面夹着像币串(注三:即币束用来夹纸垂的木棒或竹棒。)的东西,还垂着像是稻草的物体。每一个都相当老旧了,感觉像是被遗忘了好几十年。

  “那是厕所的装饰。”熊田老人在门口说。“……一直没更换。”

  “我就是在意这个,这个……是人的形状呢。”

  这么说来,的确是人形。

  “而且有两个。”

  “这又怎么了?”老人说。“那东西只是装饰罢了。一直没替换,也不灵验了。你想要就拿去吧。”

  堂岛大概眯起眼睛笑了。“我真的可以拿去吗?”

  “无所谓。那种没有放水流的雛公主,其实是污秽的。只是拿来摆着,也不会有什么好事。”

  堂岛说:“那我心领了。”

  然后他问道:“姑且不管这个,请问府上的神龛有牌位吗?”

  “那怎么了吗?”

  “能否让我参观一下?”

  老人一脸不悦,答道:“那不是什么可以给外人看的东西。”堂岛说:“这样啊”,慢慢地把头转向我。

  “关口先生,这位熊田有吉先生在这里住了七十年以上。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请教他?”

  “这……”

  ——这个老人会说谎吗?

  不能因为对方看起来像个好好先生就相信他。有些奸巧之徒会伪装鲁钝,老谋深算的有识之士也经常诓骗别人。但是……

  这个老人可能和别人串通勾结吗?不,他这么做有意义吗?他有什么不惜隐瞒也要守护的事物吗?他有什么即使扯谎也要得到的东西吗?

  就像堂岛说的,这里是时间的孤岛。

  既没有可以失去的东西,也没有渴望的事物。

  昨天与今天相同,今天与明天也相同……

  “请问……”

  但是……

  “你记得十六年前,有一名警官被派遣到这个村庄的驻在所吗?”

  老人转向旁边看了一下,他在看渊脇。

  “警察一直在下面的村子。”

  “不是下面,是呃……这个村落。”

  “不知道,不记得。”

  “这一带是叫做……”

  “听说是韮山村,写这样信就会送到了。”

  没错……这里的地址是韮山村。

  “请问,有没有类似俗称的称呼……?”

  老人紧抿着嘴,摩擦着下巴。“不知道,这里就是这里。”

  “那么,你……一直在这里、在这个村子、在这个家……长大吗?”

  老人面不改色,以毫无抑扬顿挫的声音简短地答道“是啊”。

  “我爸和我阿公,八成连阿公的阿公都在这个家长大,死在这个家。我也和我爸一样。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娶老婆,以后也会死在这里。儿子已经离开了,不过我要死在这里。”

  “令公子是什么时候……”

  “不晓得。好几十年前离开,就这么一去不回。只会送钱来,但是人从来没有回来过。”

  “不过也没办法。”老人说,进到屋子里头。被裁切成门口形状的明亮户外,只有渊脇一个人伫立着。

  “几十年之间……,一次都没有回老家吗?”

  “我连他的脸都忘了。老太婆偶尔会想儿子,哭个不停,不过……没办法。”

  “令公子现在在哪里呢?我听说是在县内……”

  “我也不清楚。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山,只是过下面的村子。”

  “令公子寄钱来的信封……还在吗?”

  老人无言地推开我,吧嗒吧嗒地走上木板,粗鲁地打开木板门。然后从柜子的抽屉里抓出一叠信封,再次吧嗒吧嗒低走回来,把信封递向我。

  我窥看堂岛的反应。堂岛望着天花板,老人维持着递出信封的姿势。结果,我先小声地说了声“谢谢”,收下那叠信封。

  信封用捆绳绑住,数量非常多。

  “这……”

  里面好像还装着纸钞。

  “没地方花。”老人说。

  不晓得有几年份,积累的金额也许相当惊人了。

  我确认信封上的寄件人。

  熊田要一……

  地址是下田。下田的话,确实离这里不远。和渊脇说的一样。

  这次我望向渊脇,年轻的巡查一脸疲惫,我得到老人的许可,把地址抄在记事本上,正要奉还信封时,堂岛叫道“关口先生”。

  “你确认邮戳了吗?”

  “邮……邮戳吗?”

  我反射性地拿回信封确认,连去想这有什么意义的工夫都没有。

  光线幽暗,戳记模糊不清,我看不清楚。

  东……

  东……中。

  我拿起第一封信,看第二封。

  东……东京中……

  “东京中央?是东京中央邮局。”

  “寄件地址写的是下田,他是去东京有什么事吗?下一封怎么样?”

  我连忙看第三封,这封信戳记晕开,无法辨识。但是第四封依然是东京中央局的邮戳。我被一股诡异的焦躁感笼罩。我确认第五封、第六封、第七封……

  “这到底……全都是从东京投递的。”

  不知为何,我轻微地发颤,望向熊田老人。

  老人依然故我,板着一张脸站着。

  “这……堂岛先生……”

  “已经可以了吧?再打扰下去,对人家也过意不去。关口先生,喏,快把东西还给人家,我们走吧。熊田先生,打扰你了。”

  “啊……”

  堂岛随便谢了几句,走出屋外。我匆匆地将信封塞还给老人,迅速而含糊地道别后,连滚带爬似地追上堂岛。

  我觉得害怕。

  外头褪色了,一片淡褐。

  宛如置身梦境……

  背后传来关门声。

  堂岛已经走了一段距离。渊脇一脸不安,一面频频回头,一面跟了上去。

  “堂、堂岛先生……”

  “关口先生,怎么样?你满意了吗?”

  “什么满意……这到底是……?”

  堂岛停下脚步。

  “你明白了吧?”

  “明白什么?我还……”

  “我也莫名其妙。”

  “哦?”堂岛笑了。“莫名其妙的话,就这么莫名其妙不也倒好?”

  “一点都不好。我……这一带也是我的管辖范围,要是发生了什么可疑的事……”

  “没有任何可疑的事。关口先生,你认为那位老人家在说谎吗?”

  “这……我想不是。”

  换句话说,几乎可以确定是光保错乱了。不过,我也觉得没有见过其他居民就这么断定,似乎太武断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不管见到谁,得到的答案都会是一样。堂岛笑的更愉快了。

  “没错吧?那个人看起来不像会说谎。可是……”

  “可是?”

  “那个叫熊田的人,不是本地人。”堂岛说玩,又迈开步伐。

  渊脇绕到他对面。“请等一下,那个人不是说,他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吗?”

  “他是这么说。”

  “可是你却说他不是本地人,这是什么意思?你不是说他没有说谎吗?”

  “他没有说谎吧,他这么信以为真。所以对他而言。这就是事实。他根据他的事实,老实地这么告诉我们,所以他并没有说谎。”

  “信以为真?”

  “没错。关口先生,你也看到那件茅厕的装饰了吧?”堂岛面朝前方,向我问道。

  “看到是看到了……,那怎么了吗?”

  “那个老人家称它为‘雛公主’。其实,我是为了确认这一点才来的。例如说,厕所的神也有许多种。在寺院之类的场所,祭祀的是鸟樞沙摩明王(注一:佛教中的神明,以圣火烧尽人世烦恼与污秽。由于厕所自古便被视为怨灵及恶魔的出入口,所以有借由鸟樞沙摩明王的火焰来清净它的信仰。),常会贴上它的符。中国的厕神叫紫姑神(注二:紫姑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一个遭正室嫉妒的妾,死于正月十五,因生前常被吩咐清扫厕所,故被奉为厕神。后人在正月十五以稻草等扎成人偶,以葫芦等作为头部,迎接其灵,为“迎紫姑”),它的御神体是葫芦。”

  “这又有什么关联吗……?”

  “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这类习俗会随着地方或人家而不同。在厕所设置神龛,祭祀一对男女人偶,作为厕神的凭籍——这种习俗流传的范围相当广,但是地方不同,祭祀的方法还是会有些微的不同。一般都会在每年正月十四或十六日更换新的人偶。熊田先生说已经很久没有更换了,对吧?”

  “他是这么说。”

  “所以那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过去一定是信仰的对象。熊田先生知道那个东西必须更换,这一点不会错。伊豆这里当然也有厕神信仰,不过我不曾见过那种形态的东西。如果那是这一带信仰的一般形态,我觉得很耐人寻味。可是……”

  “可是什么?”渊脇问道。

  “其实,我曾经在别的地方看过与熊田家式样相同的厕神。是在宫城县的某个地方,陈设的方法完全一样。即使在宫城县内,祭祀厕神的方法也不一而足,称呼也不同。像是御分铜大人(注三:音译,原文作“オフンドウ様”)或御黑纳大人(注四:音译,原文作“オヘーナ様”),祭祀方法也不同。但是在熊田家,他称之为雛公主。”

  堂岛似乎很开心。

  “雛公主……这是在特定的地区才通用的名称,而非广泛的称呼。说到雛公主,一般指的是桃花节(注五:即三月三日女儿节,这天有女儿的人家会装饰女娃娃庆祝。)的女娃娃。那特殊的摆设法,还有特殊的称呼都一样的话,实在难以说是巧合。”

  “那么堂岛先生,你是说那个熊田先生……”

  “是的,他八成是宫城县人。搬到这里,顶多是十四、五年前的事。”堂岛干脆的说。

  “可、可是……”

  “他讲话的腔调也不一样,不是这一带的口音。那个老人家沉默寡言,所以听不太出来,不过他今天说了不少话,我完全听出来了。他平素似乎也和村人不相往来,所以才没有露出马脚吧。还有那些信件……”

  “啪沙”一声,披风扬起。

  “那是他儿子寄来的十四年份的生活费对吧?但是十几年前离开家里的其实并不是儿子,而是熊田先生。熊田先生离开宫城县的家……”

  “那……那么……”

  “这里……一定就是那个户人村。”堂岛说。

  渊脇吼道:“那你的意思是错乱的不是光保先生,而是熊田先生吗?”

  “应该没有人错乱。熊田先生是被赋予了过去,被某人。”

  “你是说……记忆被操纵了?”

  “记忆?”渊脇发出奇妙的声音。“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可是熊田太太……”

  “熊田太太也一起卷了进来——不,应该说这个村落的人全都是从外地卷来的。”

  “简直胡说八道,我才不信!”渊脇再次绕到堂岛面前。“是用魔法吗?还是忍术?这种事哪有可能办得到!”

  “办得到,这一点都不难。不是把所有的记忆调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对地点和土地的认识就行了。可是正因为如此,无所谓的部分——例如祭祀厕神方法的记忆,就这么保持原状了。”

  “这、这……”

  堂岛笑出了鱼尾纹。“据我推测,住在这里的人,是从规模相同的其他村落集体迁移过来的。因为人际关系的记忆是很难修正的。”

  “骗人,我不相信!”渊脇说道。

  我了解他的心情。这种是与其说是无法置信,更接近不愿意相信。但是……我已经相信起堂岛的话了。

  因为我……

  “警察先生。”堂岛以嘹亮的嗓音说。“这座村子的墓地在哪里?”

  “咦?”

  “在日本,每个村落都一定有墓地。地下念佛信徒(注一:念佛指的是净土真宗(一向宗)信仰,净土真宗在日本南九州的旧萨摩藩和旧人吉藩等地,自十六世纪以来,三百年间遭到当权者的打压,因而转入地下,以“讲”为组织,一个钟伪装守护着信仰。地下念佛信徒指的就是这些信徒。)和地下基督徒(注二:日本江户时代,将军德川家光发令禁止信仰基督教,一些基督教徒遂假装改信佛教,私底下以各种方式继续信仰着基督教,称为地下基督教)姑且不论,檀家制度(注三:檀家制度也称寺请制度,为江户幕府强制他宗信徒改信佛教而制定的制度。每一户人家都必须归属于某一座寺院,成为该寺之檀家(施主),布施该寺,维持该寺财源。而寺院则有相当于现今户籍之“宗门人别帐”,旅行或搬运时必须携带寺院发行的证文。)浸透了这整个国家,每一座村落都一定菩提寺(注四:菩提寺泛指有祖先墓地,负责祭祀的寺院。通常为檀家制度中该户隶属的寺院。)和墓地。然而这个村落却没有墓地。我以前调查时,终究也没能找到。山脚的寺院没有墓地,也没有过去帐(注五:过去帐是寺院记录檀家信徒法名、俗名及死亡日期的记录本。)。这是怎么回事呢?”

  “所以你刚才才会打听牌位和神龛吗?”

  “我想或许能得到一些线索,所以才问的。”

  堂岛前进的方向出现了其他人家。

  “可以想到的推测没有几个。不,只有一个,那应该就是正确答案。”

  “什么答案!”

  “这个村子里……还没有死过人。”

  “哈!”渊脇大吐一口气,抱起双臂。“堂岛先生,捉弄人也该有个限度……”

  “愚弄警官?我才没有那么胆大包天呢。警察先生,听好了,我并不是在说这里的村民长生不死……”

  ——长生不死。

  不死的生物,君奉大人……

  我背后爬满了鸡皮疙瘩。

  “如果这个村落的人全都是十几年前迁移到这里来的……,那么还没有人过世,也并不奇怪吧?”

  “恩……可是……”青年警官放开双手,握住拳头。“可是……”

  “不过这也只是推测。我想他们家里应该没有牌位或神龛这类东西。他们——这里的居民,虽然有过去的记忆,却没有过去的记录。他们应该没有将这类东西带过来。只是……尽管没有这些东西,但是在他们的认知里,应该不是没有,只是不去看、不去思考而已。因为没有的话,是很不自然的。”

  “我……我去确定!”

  渊脇就要跑开,堂岛制止了他。

  “没用的。他们绝对不会让你看牌位和神龛,也绝对不会承认家里没有有这些东西。他们认定神龛就在家里,只是不去看而已。对他们来说,这才是事实,他们不可能做出破坏事实的行动。万一去找神龛,却找不到,他们就会发现矛盾。如此一来,那么现在的自我也会跟着消失了。”

  “可是……”

  “听好了,熊田先生的生活费全都是从东京寄来的吧?住在下田的人再怎么频繁地上东京。长达几十年间都从东京投递,还是很奇怪吧?要我断言也行,熊田先生的儿子不住在下田,应该也不住在东京。然后,寄到这个村落来的生活费,全都是从东京中央邮局寄出来的,对吧?你这么想吧?关口先生……?”

  “啊……”

  “以这一点来说,这个村子是虚构的村子。可是呢,在前来这里的途中我也说了,虚构与现实并没有差别。因为尽管这是个虚构的村落,居民却实际存在。这些居民也有过去,甚至有户籍。这么一来,虚实根本已经颠倒过来了,就像警察先生说的,关口先生的朋友所体验到的事,才是虚构。”

  “这、这么抽象的事,我不懂。我是维护地方治安的警官,但是……但是这……关口先生,你从刚才就一声不吭,难道你对这个人的话……”

  “渊脇先生……”

  我完全了解渊脇的焦虑。借用堂岛的话来说,渊脇想要身为渊脇吧。年轻乡下巡查的模子不可能容得下如此怪诞的事。我无法直视渊脇,结果转向堂岛开口:“那么是谁……为了什么……做出这样的事?”

  “这我不晓得。”

  “可是……”

  废弃的房屋。屋顶破陋,门板也掉了。

  山鸟啼叫。

  “怎么样?两位要就这样回去吗?或者还有什么事要调查呢?再继续走下去,就离开村落了。前面就是最后一户……,我记得是须藤家,警察先生,对吗……?”

  渊脇的表情十分悲怆。

  “……再过去就是草丛了。虽然有路,但应该没有人居住。我要去调查一下,两位呢?”

  “你要……调查什么?”

  “墓地呀。这座村落很古老,我认为撇开现在的居民不谈,应该有以前的村人的墓地才对。而且从两位的话来看,前方或许有庄屋(注:江户时代,领主从村落中选出的管理者,多为地方望族,主要代替领主执行统筹纳亲及其他行政事务。为一村之长,相当于现代的村长。)或村长的家,那么宅子的土地里或许会有墓地。我想看看。”

  “佐伯家啊……”渊脇呢喃。

  “我也去。如果那里有建筑物……我应该要看一下。不管堂岛先生的话是真是假……我都得确认一下才行。”

  “真是尽忠职守。”堂岛说。

  路旁立着损坏的石佛。

  表面磨损到连脸部的凹凸都看不出来,简直就像野篦坊,略微偏西,染上橘色的斜阳使得它的轮廓更显得暧昧。

  继续走了约十五分钟。

  几乎无路可走了。虽然地面硬实,但也只是勉强能够通过而已。

  我低着头,尽可能什么都不去想,只顾着挪动双脚。思考的话,或许可以得到某些答案,可是仿佛会有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压倒理性而涌上来,我一心只感到恐怖。

  有野兽的气息。

  即便不是如此,山林原本就十分可怕。

  我停止思考,只是注视着大地。

  杂草、枯草、果实、虫的尸骸、树叶、泥土……

  “啊……”

  ——烟蒂。

  “……这是……”

  渊脇跑过来。“什么?啊,这是洋烟,而且有好几根。这……哦,是那些进驻军人留下来的吗?咦?”

  渊脇似乎眼尖的发现了什么,以警官的机敏动作拨开山边的草丛。

  “关口先生!你看一下!”

  我已经……什么都不太想看了。

  我踮起脚尖望去。渊脇叫了声:“好痛!”甩了甩手。他好像想拿起什么。

  “这……是有刺铁的丝网。真危险哪,尽然卷起来放在这种地方?……为什么……?”

  年轻巡查抬起头来。“……为什么美军要封锁这里?喂!”

  警官的表情泫然欲泣。

  我无法思考。

  “警察先生,正确地说,应该是曾经封锁这里吧,是过去式。以时期来推断,应该是占领解除了,所以在归国前撤收了。可是这条山路十分险恶,而且这些东西也不值得带回去,所以就这么扔下不管了吧。噢噢……”

  堂岛说道这里,停下脚步。接着他说:“关口先生,你的朋友似乎没有错乱。”

  “咦?”

  “喏……那一户就是佐伯家吧?”

  堂岛伸手指去,他的影子伸得长长的。

  我害怕踩上他的影子。

  “喏,你看。好大的宅子,简直就像大本营。不,比大本营规模更大。大成这样的话,航空照片也拍得到。”

  “咦……?”

  ——怎么可能?

  航空照片不是没拍到吗?

  渊脇跑了过去,我也慢吞吞地赶上他。

  在我追上去之前,年轻巡查叫了出来:“啊……这……这种地方竟然有这么壮观的宅第……,不敢相信!简直就像古装电影里出现的大宅邸!”

  渊脇稚拙的比喻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

  那是一桩富丽堂皇的宅第。

  我曾经想……应该有的。

  我也曾经怀疑……真的有吗?

  我也曾经期望……不可能有。

  可是,光保的妄想……如今在我眼前显现出它铁证如山的壮观容貌。

  那是一栋门面堂皇的宅第,庭院有土墙围绕。

  大门的旁边盖了一栋简陋的小屋。

  那应该就是光保住的小屋——驻在所吧。

  “看看这规模,就算庭院里有墓地也不奇怪吧。可是……这么宏伟的宅邸竟然空无一人,而且遭到废弃,这实在……”

  堂岛跨步过去。

  我心想……

  竟然这里有宅邸,就表示过去有人住在这里。那么……

  例如,这样的推论能够成立吗?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我,如今仍然死命挣扎着想要维持自我。

  我所想到的可能性,是全村共谋,杀掉了住在这栋宅邸的一族。如果全村的人都是共犯,要隐匿恶犯罪,应该是易如反掌。

  不管有谁询问任何事,只要昧着惺惺使糊涂——装作不知道就行了。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只要默不作声,犯罪甚至可能不会曝光。

  ——这种情况,磨刀师阿辰要怎么解释?

  假设说,磨刀师阿辰其实不是来拜访村子,而是来拜访这栋宅邸的呢?磨刀师阿辰偶然造访,目击到大宅里的人惨遭杀害的尸体,吓得落荒而逃。他的经历渲染为村人遭到大屠杀这种耸动的流言,传播开来,结果就像报纸上写的,警察开始介入调查。可是如果全村人都是共犯,想要遮掩是很简单的,之所以没有后续报道,是因为犯罪被完美隐匿了吧。

  ——此时,光保来了。

  犯罪被顺利压下来后十几年,知道当时情况的人——光保公平竟然突然出现了。村人当然会装傻。再怎么说,光保以前终究是个警官。

  这……

  可是……

  稍微走下坡道,愈来愈接近宅邸了。

  ——不行。

  这个推论无法解释任何疑点。

  村人可是全部被掉包了。

  我闭上眼睛,用力甩了一下头。

  光保的记忆是正确的。迫近眼睛的宅邸本身,它的存在就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就像堂岛刚才说的,那个老人家当时该根本不住在这个村子里。

  ——那样的话……

  堂岛来到门前,停下脚步。

  渊脇走下斜坡,也站在他旁边。

  接着他仰望门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关口先生……”大声呼叫我。

  渊脇指着门。我心想:根本用不着看。

  “这个!佐……佐伯……,门牌上写着佐伯!这下子错不了了。光保先生是正常的,关口先生。他既没有错乱,也没有混乱。换言之,这里……是户人村!”

  没错。

  这里是户人村。

  刚才堂岛不也说过了吗?

  渊脇做出气得跺脚般的动作。

  “这……这样的话,那些老人似乎真的是从外地迁来的。可是,呃,他们的记忆被操纵什么的,我一时实在无法相信……,因为一般根本不会有人去做这么大费周章、而且荒诞的事。就算真的办得到,首先根本就没有动机这么做、也没有方法。不是吗?堂岛先生!”

  堂岛打开门扉。

  “动机是什么?你知道动机是什么吗?堂岛先生!”渊脇大声询问。

  堂岛瞥了渊脇一眼,笑道:“我当然不知道。”接着他说:“不过……是啊,以前只在这里的人,还有原本的村人都到哪儿去了呢?”

  “大……大屠杀……吗?”

  “这个嘛……”堂岛装傻,穿过门扉。

  “你是说大屠杀是事实吗?堂岛先生,可是从来没有报道过那种事啊!”

  “报纸不是报道过吗?”

  “那是传闻,报道只说是传闻!”渊脇像是要挽留堂岛似的大吼着。“……而且那篇报道上说警方着手调查了。对吧,关口先生?你的意思是尽管警方出面调查哦,却仍然无法揭露事实吗?怎么可能!为什么?”

  堂岛打开玄关门,回过头说:“这很简单啊。”

  渊脇又接着吼道:“为什么!警方为什么视而不见!”

  “因为村人的替身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啊……”渊脇这么叹道,回望迟钝的我,“如果村人全部被掉包……是为了……掩饰大屠杀……”渊脇按住了额头。“……这有可能吗?”

  有可能。

  我也这么认为,如果这是组织性的犯罪,可能性就更大了。而渊脇好像忘记了——或许他是意识性地不去想——事件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个离奇的巨大影子。

  那就是——军部。

  唯一的证人——磨刀师阿辰被宪兵绑走了。

  军部解散后,美军在现场徘徊不去。

  不管是对报社的资讯操纵,或是对警方的搜查施压,如果军部参与其中,那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无论是抹消户籍、窜改地图、回收记录或洗脑——每一样应该都不是难事。

  不祥的感觉超越不详的预感,凝结成不详的图像。

  但是……为什么?

  “但是为什么?”渊脇也说。“大屠杀的动机是什么?我退让一百步,承认掉包村人这种荒诞的粉饰是为了掩盖大屠杀好了。那么大屠杀的动机是什么?”

  堂岛默默地走进屋子里。

  “两位看看,所有的家具用品都还留着,连玄关的插花也就这样枯萎了。”

  “堂岛先生!”

  渊脇控诉地大声叫着,穿越过玄关门。我也跟上去。堂岛传者鞋子,就这样踩上客厅。

  “这是废物了,没关系的。”

  只听见他的声音。

  堂岛不断地往里面走去。

  落后的话……会迷路的。

  嘹亮的声音响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们只会满口为什么。”

  漫长的、铺榻榻米的走廊,涂成红色的窗格。

  “你们就这么想要制造谜团吗?”

  灰泥工艺的窗户,污渍,污垢,灰尘。

  “谜团不可能只靠谜团本身成立。”

  榻榻米上一大片污渍……血迹。

  转了好几次弯。

  “其实答案早就明摆在眼前了。不,世上只存在着答案。”

  纸门开了。

  “用不着问是什么,苹果就是苹果。只有不知道苹果的人发问,苹果才会使谜。而这个谜题的答案则是:这是苹果……。可笑。用不着问、用不着回答,苹果不就是苹果吗?”

  纸门开了。

  “喏,你们寻找的答案就在这里面。”

  纸门开了,堂岛回头。“关口先生,你不是打从一开始就知道了吗?”

  没错,我早就知道了。

  内厅。

  禁忌的内厅里的……

  不死的生物……

  君封大人……,这就是动机。

  内厅十分寂寥,有些阴寒。透过纸窗、栏间(注:设置于天花板与纸拉门上框,形似窗户,作为采光、通风、装饰之用。除一般格状外,有些栏间雕工繁复华丽,富艺术价值。),夕阳被滤掉大半,变得微弱,在无数榻榻米粗疏的纹路上起伏着。

  堂岛笔直地走过房间,来到壁翕前,拿下挂轴,用力拍打墙壁。

  “叽”的一声。

  墙壁不费吹灰之力地开启了。

  渊脇确认似地朝我望了一眼,接着头也不回似地走向壁翕。然后他望进墙壁里面,发出了不成声的尖叫。

  吃了即可长生的不死生物……

  那不可能是这个世上的生物。

  可是,如果它真的存在……

  我认识一个科学家,为了追求不死,误入冥界。提供那个人资金的,不也是帝国陆军吗?那么……

  踏出一步。穿着鞋子踩上榻榻米的感觉好讨厌。

  再一步。

  我知道,我知道那里面有什么。

  近乎疯狂的预期心理。

  尽管期待,却又恐惧……,这……

  我站在壁翕前,然后……

  我以模糊不清的眼睛,慢慢地望进里面。

  这里,简直是……

  “简直是异空间……”渊脇喘息似地说。

  里面是个漆黑模糊的小房间。

  是因为光亮太少吗……?

  房间中央,有个疑似祭坛的东西,上头放着不知是哪一国的异性装饰。

  前面倒着一个干瘪的物体。

  那是尸体吗?或许是尸体,也或许不是尸体。祭坛上摆着一册老旧的书本。更里面是……

  一个质感湿滑的块状物镇坐在那里。

  没有头的胴体上,附着短小的手足……

  ——君封大人。

  它阵阵微动着。

  ——是活的。

  此时,突然有人拍我的肩膀。

  回头一看……

  一个背着大行李的卖药郎站在那里。

  灯光蓦然熄灭。

  *

  ——就到这里为止。

  后来我的记忆中断了。

  只有卖药郎的相貌烙印在视网膜里。

  而那段极度脱离现实的记之后,接着是模糊的、梦一般的山景。

  舞台布景般的天空,缭绕的云霞,已经山峦。美丽的色彩在脑海中复苏。是朝阳吗?还是夕阳?还有那缤纷闪烁的,树叶。那时棵大树。我在景色中眺望着大树。我是景色中的一部分。

  在废屋昏暗的内厅看到的卖药郎脸孔,与那片雄伟的群山及巨木的风景,在我的心中没有间隔地直接连接在一起。就像从电影底片中抽出场景,重新剪接过一般。

  这是不可能的。不伴随时间经过而在空间中移动,是不可能的。那么连续的情景就是梦境,那一定是梦的记忆。可是……

  梦的情景就这样成了现实。

  察觉到的时候,我已经身在与梦境如出一辙的景色中。我站在大树底下,被众多男子包围。他们抓住我的肩膀,抓住我的手。警察指着我嚷嚷:“这是什么?是谁干的?”

  我仰望树上,树上……

  女人的脚。

  被五花大绑的裸女。

  我觉得把女人吊在那里的是我。

  因为我看到我站在这里,而我从这里逃走了。

  所以……所以我这么说。

  我将我所看到的照实说出。

  警官说:“是吗,是你干的。”

  我害怕地回答:“我什么都没做。”

  警官说:“你刚才不就说是你干的吗?”

  我再次回答:“大概是我干的,可是……”

  我什么都没做。

  “开什么玩笑!”众人异口同声地咒骂我。

  然后我被麻绳捆绑,被好几个人架住,从梦境里延续的那棵树下,被移到这栋有铜墙铁壁围绕的建筑物。

  接着整整两天,我几乎都没睡。

  一个表情看不出究竟是生气还是厌倦的男子只是注视着我光源斜照,男子的脸上仿佛刻着浓重的阴影。

  ——是我干的。

  眼前的男子这么说。一次又一次,不断重复地说。是你干的是你干的是你干的——像鹦鹉一般,只是不断地反复。我渐渐地开始觉得,既然他这么说,或许真是如此。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无法点头承认。话说回来,我也无法用力摇头否认。我只是痴呆了似地陷入迟缓,眼神涣散地盯着男子动个不停的嘴巴。

  男人终于受不了我了。

  他说:“够了。”我觉得有点寂寞,觉得被抛弃了。在这种状况被抛下,今后我还能好好地活下去吗?——我打从心底担忧。老实说,我还比较希望就这样不断地被逼问下去。

  我被带到阴暗的房间,被人家从背后被粗鲁地一推。

  啊,这里一片漆黑多么舒适啊。

  后颈下方传来“叽”的金属磨擦声,“砰”的冲击传到脊髓,接着象征监禁般“锵”的微弱振动传进鼓膜。

  ——监禁。

  然后,大概经过了极为漫长的时间,黑暗的气息深深地浸染全身,我几乎要与情景同化似地不断虚脱,总算恢复到稍微可以掌握自己置身的状况,这……是现实。

  我……被逮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